孤儿于利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直不求回报地资助他的“亲爹”,可是“亲爹”却始终不肯与他相认。于是,他心生一计……
01
我叫于利民,2000年生。我是个孤儿,听爱心妈妈说,我在约2岁的时候被丢到了铁岭市福利院门口。当时我身患多种疾病,命悬一线。
好在经过救治,命大的我也磕磕绊绊地长大了。后来,我跟了爱心妈妈的姓,取了个“利民”的名字,寓意长大后报效社会。
被扔到孤儿院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大多都患有先天残疾或较重疾病,能治好的微乎其微,而我就属于被治愈后、健康长大的幸运儿。
孤儿院给了我一个家。但这个家里有几十个不同年纪、不同背景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妈妈”“爸爸”,都是共享的;书里和电视里呈现的温馨家庭的画面,只能反复在我们的脑海中回想。
打小我就经常做梦,盼望着亲生父母有一天能找回我,让我体会亲请的温暖。孤儿的身份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渴求,让我胆小、敏感、内向。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一次放学,我回福利院后正好看到爱心爸爸在帮我们年纪小的男孩们洗衣服。我便赶紧走上前去说,今后我的衣服可以自己洗。这样,爱心爸爸可以有更多时间去照顾其他的弟弟妹妹们。
爱心爸爸高兴地夸赞我长大了,懂事了。然而,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所谓的“懂事”,换来的是,从那以后,爱心爸爸真的再也没帮我洗过一次衣服。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
无数个冬天,想到学校里的其他同学都有父母帮忙洗衣服,我常搓着冻得像包子的小手,躲起来偷偷地哭——如果我有亲爸亲妈,他们一定会帮我洗,会搂着我给我讲睡前故事,会让我骑在爸爸的肩上……
在孤儿院的十几年,我最喜欢的就是每周末的社会交流活动。因为经常会有社会慈善人士来送温暖,给我们捐一些二手衣物、书籍等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