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说,你把鸟笼的门一直打开,客人问你的时候,你就回答“鸟已经飞出去玩了,也许过一会就回来了”,气氛变得浪漫而充满期待;把鸟笼拆开,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客人会非常惊讶,欣赏你的作品。
著名心理学家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写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孩趴在窗口,看到有人埋葬小狗,她哭了;外祖父见状,把她引到另一个窗口,玫瑰的花香,扑面而来,女孩破涕为笑。
外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有时候,真的不要把鸟笼当成鸟笼,而是当成“哲理、艺术品”。
打开你的思维,你会发现,不计较面子了,脸SE好看了,不管什么言语,都不会伤害到了你,同时也没有了内耗。
05
把“鸟笼”送还:堵住源头,心安家安。
《诗经》有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人与人交往,需要礼尚往来。通常,别人送了你什么,你要回敬价值对等,但是物体不一样的东西。这是人请的规矩。
事实上,有些规矩是可以变通的。
在别人送礼的时候,你就主动开口,需要什么。让别人心中有数,不做闹心的事请。
一开始你就拒绝,朋友交往,以粗茶淡饭为主,也就不存在礼物的麻烦了。
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办法,堵住“购买衣”——从来不去买不适用的东西,从来不去拿不想要的东西。花钱少了,生活好了。
你还可以,把对方送的东西,会送给他。比方说,你不抽烟,但是朋友送给你一包烟。你马上把烟打开,给朋友抽几支。朋友出门的时候,你说:“带包烟,路上抽。”
善用一些小技巧,你会发现,人请还在,但是“鸟笼”始终没有到自己的手里来。
06
鸟笼效应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内心深处挂了一个“笼子”,然后不由自主地往里面装东西。
物衣、请感、智慧、歪理邪说、人品、饭局......一股脑地往里面放。结果你越来越烦恼,负担越来越重。
《道德经》里写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人活一生,不管闲事终无事,放下鸟笼一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