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帮老师改正错误,在这世上还真是稀奇;天命之年的学生帮古稀之年的老师改正错误,更是少见。这稀奇少见的事儿幸运地降临在我的身上。这位古稀之年的老师,是我中学的班主任,姓朱,教化学全县有名,曾在《化学报》上发表过一篇论文,校刊转载了该文,他常引以为荣。
一
初三那年,全校师生去屈原故里秋游,来去大约要走20千米的山路。我们沿着峡谷走在幽静的小路上,路下不远处便是小河。小河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偶尔河风吹来清香甜润的空气,偶尔传来小鸟的歌声,我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了集镇的喧嚣与校园的喧闹,全是快乐,一丁点儿烦恼也没有。在人的一生中,如此幽静而又如此无忧无虑的日子,多么难得。
到了“乐平里”,一块“小盆地”展现在眼前,人的胸怀瞬间变得宽阔起来。进入盆地约百米处,立着一个简易的木质牌坊,上书“乐平里”三个大字,地面上两个大石狮子,对着我们来的方向。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好奇地听一位早已等候在此的老人机动而又深请地给我们介绍屈原及人文景点。之后,我们在班主任朱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小河边,各自选一个较平的鹅卵石,围坐在一块儿吃副食。饭后,休息了半小时,我们去游玩读书洞、梳妆台、屈原庙﹍﹍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跟着其他班往回走起来,不知不觉间走出了峡谷,学校出现在斜对面了,可香溪河挡住了回家的捷径,要绕道去龚家村过一座钢丝软桥。我们三个会水的同学,悄悄溜到河坝上,选了一处水较浅的地方,把衣服顶在头上,向对岸走去。曾校长看见了,大喊回来。我们隐隐听到喊声,不敢回头,反而加快了过河的速度。水齐腰深,完全是走过去的,上了岸,穿起衣服就往家里跑。
第二天到了学校,麻烦可来了。我们三个人中,一个是校长的儿子,据说回家挨了一顿打,另一个的家长到学校“负荆请罪”了,只有我“无动于衷”,自然被请到办公室反省。年幼无知的我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老师偏心,竟然逃学一个月。有一天,朱老师到家里把我带到了学校,他把我当成了班上的“特殊学生”。好在大家的注意力全在学习上,过河之举,并未产生连锁反应,并未影响班级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