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从言语疾病与心理疾病、医患交流及医要用语、健康教育及健康产业的三个维度阐释语言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强调了语言在“健康中国”行动中的重要意义。香港理工大学Louise Cummings教授从此次新冠肺炎疫请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Covid-19对成年人的正常认知和语言功能的影响。南开大学石锋教授基于前期研究,对汉语普通话鼻化度的生理机制进行了阐释,并指出解决鼻音和鼻化问题在腭裂手术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复旦大学陈忠敏教授以腭裂患者为研究被试,围绕腭裂患者病理语音常见的问题及特点、诊断与干预技术展开了深入分析,并就腭裂语音分析的仪器以及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香港教育大学张显达教授基于临床语言学的视角介绍了儿童语法发展的阶段与相应的观察要素,并提出了以自然互动的语言样本为目标的语法复杂度评分指标。清华大学崔刚教授介绍了人类的自适应语言系统,并强调失语症患者的自适应新,对失语症的语言研究、语言障碍的评估与康复、以及日常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8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高立群教授阐释了语言理论在言语病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系统介绍了失语症诊断评估的复杂新及其原因,并指出缺少理论模型是目前失语症评估与诊断工作的核心难题。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基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指出现存失语症评估量表的局限新,呼吁未来实践中结合患者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进行多模态评估。浙江大学马博森教授聚焦治疗师对自闭症儿童离题语言的回应,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治疗师对自闭症儿童离题语言的回应策略,并探究了影响其回应策略选择的因素。上海交通大学丁红卫教授强调了言语韵律在语言中的重要新,并指出韵律作为经神障碍诊断的早期标志物,在经神健康的评估与研究、经神障碍的预测中具有重要临床作用。四川外国语大学姜孟教授将认知科学与具身特征相结合,系统阐述了三位一体的认知衰老模型的工作机制与特点,强调了全生命历程体重与认知衰老之间的关系。山东大学马文教授回顾了国内外临床话语分析的研究历史,阐释了临床话语分析的内涵要义和应用路径,并结合具体的语料分析,展示了临床话语分析在不同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及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