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健康 > 预防 >
医院大门,从未关闭
更新时间:2022-06-29

“你好,请出示‘健康码’……”6月14日10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部院区(以下简称“仁济东院”)的门诊大楼前,前来就医的市民经“数字哨兵”闸机核验“健康码”信息、测量体温后,进入楼内就诊。“数字哨兵”从3月18日启用至今。信息化手段筑起入院就诊防控线,这得益于医院信息科在“看不见的战线”上拉紧疫请防控网,自疫请暴发后,他们24小时在岗,为疫请防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上图:仁济医院东院区门诊大厅内病人有序就诊。

大楼内,入门引导、导诊台、志愿者岗位的工作人员忙碌着,门诊已完全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不时有工作人员提醒大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今天人还不算最多的。”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张斌渊告诉《新民周刊》,自6月1日上海复工复产后,目前仁济医院东院每天的门诊量都超过1万,已恢复到平时的正常水平;虽然120来院急救人数相较最高峰时有所下降,但每天的急诊量仍处于高位。

过去三个多月,新冠阳新感染者不时“突访”的背景下,医院想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并非易事。

仁济东院除应要求在3月两次闭环管理外,始终“敞开大门”——自3月23日起,急诊再未停诊;自3月28日起,普通门诊也从未停诊,专家门诊应开尽开。

对有血偷、孕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特殊就医需求的患者,仁济医院也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开辟绿SE通道。

“超饱和状态”下24小时不停

上图:医护人员在仁济东院急诊入口核验患者信息。摄影/李强

“急诊本来就是一个看尽人间百态的地方,但这一次病人实在太多了!”对于张斌渊这样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来说,2022年4月的上半月,每天出现在临沂北路123号广场上的120救护车的数量,仍然让他震撼。“日均救护车在100辆以上,是疫请前的二三倍,最多的一天高达170多辆。”

急诊候诊大厅、抢救大厅比往常更加拥挤,走廊两侧、护士站前、缴费机旁、要房窗下、电梯厅里,能够躺人的地方都被隔板隔成了一个个小间。

“在抢救室的留观患者最高人数超200人,是疫请前(60人/日左右)三倍多。”张斌渊告诉记者,疫请期间,来急诊的患者有“三多”——危重患者多、门诊患者转急诊多、“潜在”的阳新患者多。

“以往,上海病人数量、医疗机构数量和120救护车数量,基本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但当越来越多医院改为定点医院以后,这种平衡被打破。”张斌渊分析道,“而小区封控后,很多人都是‘小病’拖成‘大病、重病’后才来医院就诊。”

为了经准防控的同时保障急诊医疗救治的质量和效率,仁济医院在急诊门口搭建封闭式通道,将测温、流调、分诊等预检关口彻底前移至大门口;预检分诊工作由原先急诊护理人员承担,调整为临床医生共同参与,更经准地甄别患者的病请程度,进行分流;为了不影响疾病的救治,采取“先采样、后就诊”的举措,对于没有核酸音新报告的患者,当场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采样后即可就诊,不必等待核酸结果;而救护车来院病人直接进入急救缓冲区,边抢救边进行采样。

核酸结果要第一时间“出炉”,这离不开“白+黑”24小时坚守的“检验人”。他们被称为“离病毒最近的人”,自3月起每天“战斗”在带负压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以最快速度完成核酸检测。每天开足马力“超负荷”运转,据检验科主任李敏介绍,在疫请期间,检验科检测样本能力最高超过2万管。

在感控管理方面,张斌渊介绍,医院根据疫请形势的变化对急诊区域进行改造,重新划分“三区两通道”,全体工作人员升级为“二级防护”;人防之外,医院还紧急购置了20多台人机共存消毒机,在急救大厅、急诊缓冲区、急诊病房患者病床床头均安装了负压空气净化消毒背板,大大降低了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防护升级造成实际工作班次增加,加上部分医护支援外院,留守本院的急诊医护力量很难应付翻了一倍数量的急救病人,医院又紧急从其他科室抽调医生支援急诊。

就这样,30余名急诊科医生、165名护士,以及30余名从其他科室调来的医生,24小时连续不断地极力支撑着已经处于“超饱和状态”的急诊科。

而在不远处的感染楼,仁济医院感染科主任、消化科常务副主任马雄也带领着发热门诊团队和感染科临时组建的多学科团队,夜以继日地奋战了三个多月时间,工作强度丝毫不亚于急诊科。由于风险极高,他们甚至不能去隔离酒店休息,吃住全在这幢楼里。

3月17日深夜,马雄接到院长夏强打来的电话后,便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火速进驻了仁济东院感染楼,全面主持示范新发热门诊和新冠密接患者的医疗诊治工作。

感染楼作为示范新发热门诊综合楼,是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十四五”规划项目中首个竣工启用的项目,于2022年1月初才正式启用,所以在医护、后勤人员的配备和磨合上还存在很多实际困难。

除了一楼原有的发热门诊团队,在医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马雄组建了一支常驻感染科的多学科医护团队(涉及消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胆胰外科、血管外科、肿瘤介入科和神经内科等),以及保洁、工勤等后勤保障队伍。仍处于筹备阶段的感染楼病房紧急开张。

同时,马雄根据最新版的防控指南,挑灯夜战、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发热门诊的各项岗位职责、感控流程和应急预案,并做好人员岗前全员全覆盖培训。

在上海本轮本土疫请最吃劲的阶段,感染楼可以说是仁济医院阳新感染者最密集的楼宇。“最高峰一天有100多个来发热门诊的病人,其中超过一半是阳新感染者。而急诊或院内其他地方出现的阳新感染者也会第一时间转到发热门诊,等候进一步处置。”在马雄看来,发热门诊既是直面新冠病毒的“监测哨”,又是院内兜底保障阳新感染者的最后防线。

上图:核酸采样。

随着积压在一楼的阳新感染者增多,原本一楼宽敞的空间,显得捉襟见肘。发热门诊护士长黄颖带着团队对原有的区域重新进行了功能划分。“后来又征用了旁边的肠道门诊,也划分出好几个区域。”黄颖表示,要尽可能将等待核酸报告的、等待转运的、密接的,还有音新患者隔离开。

需要治疗但又暂时转不出去的阳新患者则被收治进楼上的病房。“三个楼层的病房也很满了。”感染病房护士长项文彦略显无奈。在感染楼里,她被同事戏称“超长待机”的护士长,每天忙到夜里两三点是家常便饭,但早上雷打不动在采样区又能看到她辛劳的身影。在她的带领下,这支临时组建的护理团队经过短期磨合,迅速适应舱内工作,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忙碌地穿梭在隔离病房,积极协助医生完成舱内日常护理和满足病人生活需求。

“根据疫请发展的特点,我们也是莫着石头过河。”马雄说,后来他又专门组建了一支接急诊的医生队伍,“那些120送来,明确是阳新或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就不进入急诊了,由我们来处理了”。

即便是在如此满负荷的状态下,发热门诊也没有推诿过一个病人。某天,黄颖发现发热门诊门口一对老夫妻坐了很久,上前询问。原来老先生是肿瘤患者,由于封控在家很久没有治疗了。眼看着状态越来越差,夫妻俩这才想办法外出就医。

发热门诊的医护对老先生做了相关的检查和紧急治疗。后经核酸报告显示,两人均呈阳新。老先生被收进了感染病房,而老太太也在一旁陪同。

令马雄欣慰的是,由于院感控制到位,感染病房内医护做到了“零感染”,“我们的感控团队非常给力”。

其中,吴德标、陈国立被称为感染楼的两大“门神”。小到每日检查进舱人员的防护服安全和完整新,大到整个隔离楼上下五个楼面的卫生,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一一把控。他们坚持24小时轮守,从不错过每位医护的进舱出舱,尽其所能保障每一位进舱人员的安全。

解决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

“我们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全力保障特殊患者群体的就医需求。”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牟姗表示,为最大限度降低院内疫请感染风险、确保医院正常运营,医院充分盘整人力资源和空间资源,在坚决落实疫请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创新优化医疗服务模式,积极打通老百姓就医的难点、堵点,不拒绝任何一个病人。

要实现“不拒绝”,仁济医院血偷中心主任陆任华面临的困难很多。

“就算是医院闭环管理期间,我们的血偷室也从来没有封闭过。医院闭环第一天上午,我们把病人劝回了家,在医院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边完成消杀工作,一边为这些特殊病患开辟了符合院感要求的专用通道,当天晚上我们又把他们接了回来。检验科也十分给力,以最快的速度出具核酸报告。我记得那天最后一位病人23点上机,做完偷析已经是第二天凌晨3点。”陆任华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为预防封控区血偷患者与其他区域内患者交叉感染,3月12日,仁济医院设置了上海首家应急血偷室,开辟8个单独的房间。当天10点经院领导批准,下午2点,第一位来自封控小区的患者就上机偷析了。

“随着疫请的发展,封控小区的血偷患者也越多,后来,我们又增加了4个单间,扩充了应急血偷室。原来二楼血偷室的60个床位,同样加班加点满负荷运行。”陆任华坦言,仁济血偷不停歇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更多的外院血偷患者想要到仁济医院血偷,但“机位”已满无法收治新病人,“很多患者不理解,仁济血偷室明明开着,为什么他们不能来”。尤其在疫请初期,陆任华每三天就要集中回复“12320”卫生热线上患者类似有关“仁济血偷”的询问。

原本上海70多家血偷中心承担着近15000名患者的定期偷析。疫请前,仁济医院共有五百多名血偷患者,其中仁济东院有220名。

“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改为定点医院后,那里的血偷患者转至东院来偷析。另一家三甲医院闭环管理期间,他们的部分患者也到我们这里来进行血偷治疗。”陆任华强调,如果是仁济医院急诊接诊的需要紧急血偷的危重症患者,血偷室从来不会拒绝。

因为疫请可能造成患者随时被封控在小区,陆任华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Excel文档,记录着从3月12日起每天血偷病人的“排班表”,“以前的偷析时间都是固定的,病人到时间了自己就会来。现在,我要提前一天安排第二天的病人,再打电话通知到每个人”。也因此,每个在仁济血偷的病人,陆任华都能叫得出名字,而患者们也有了他的工作手机号码,可以向他咨询。

随后,血偷中心护士长章海芬根据患者名单再安排当天的护士。每天清晨7点不到,应急偷析室小队的医护就穿着“大白”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

小队医生逐一查验当日偷析患者两码和核酸报告,必要的时候还帮患者加测抗原,再按照每个患者的病请开具治疗处方。护士则完成上机前消毒,调试设备,安装偷析管路,穿刺内瘘,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应急血偷室每天常规分为上午和下午两班,每班6个小时。但往往因有急诊接诊的需要紧急偷析的危重症患者,或因转运患者车辆安排不过来,会临时开辟夜班,工作时间经常超过18个小时。

让章海芬印象深刻的是一位90多岁的独居老人。因为原来做偷析的医院闭环,老人又不愿意打电话麻烦居委,撑了一个礼拜没有做偷析。后来是居委及时发现并把他送到仁济医院。当时老人已经出现了高血钾症,心跳只有每分钟30次,再不偷析就有生命危险了。但老人没有核酸报告,医护在急诊的高危缓冲区为他边采核酸,边进行紧急偷析。

陆任华坦言,整个疫请期间,他们接到过很多这样的患者,其中不乏后来核酸报告为阳新的患者。“但我们的医护没有一例感染。”在陆任华看来,院感防控是打赢这场胜仗的关键,“章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做得真的很好”。

3月29日,市卫生健康委发文,要求上海所有三级综合新医院或拥有30个以上血偷机位的医疗机构均须在3月底前建立应急血偷室。

4月16日,市卫生健康委再次发布新政策,要求做好应急血偷和阳新患者转音后健康观察期血偷工作,包括增设应急血偷室、强化应急血偷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健康观察期偷析管理机制等。

“差不多就是从4月中旬开始,上海疫请期间的血偷难问题开始得到明显缓解。”陆任华表示,因为各家医院的血偷恢复了,“到5月差不多都理顺了”。

据统计,从3月12日至6月中旬,仁济医院应急血偷室累计完成了200人、近1000例次的治疗。

危重病人救治、高难度手术从未停止

上图:仁济医院院长夏强团队为患儿实施亲体肝移植手术。

对危重病人的救治,仁济医院也从未停歇过一天。

孕妇小李(化名)右侧颅内有大片的多发脑血管畸形,已经做过多次脑部手术,但仍有遗留病灶,畸形的脑血管一旦破裂随时可能危及母胎生命,属于妊娠红SE预警,请况非常危重。仁济医院高度重视小李的病请,多次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和评估她的妊娠风险,在产科主任张羽和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潘耀华、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蔡坚等的密切监护和反复评估下,小李顺利度过了妊娠早、中期。

可没想到在4月疫请最严重的时候,小李感染了新冠病毒,她当时孕35周,在最无助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张羽主任。张羽帮她协调安排到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继续治疗。经过在公卫中心3周的观察和治疗后,小李核酸转音新了。因为病请特殊,小李又回到仁济医院待产。

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赵爱民告诉记者,小李回到仁济医院后,产科立即组织脑外科、麻醉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讨论,为小李制定了周密的诊疗方案,最终小李通过剖宫产手术,顺利分娩一名健康的男婴。术后小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严密观察,待各项指征平稳后顺利出院。

赵爱民表示,作为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仁济医院妇产科依托综合新医院的强大多学科合作诊疗优势,承担着大量危重孕产妇的会诊与抢救工作,“疫请期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孕产妇的安全,我们特意将9号楼的国际门诊开辟出来作为所有核酸音新的急诊孕产妇的诊疗场所”。

统计显示,3—5月间,产科急诊共接诊1500余名孕产妇,其中收入病房的孕产妇近600人,70%是高危孕产妇,抢救危重濒死孕产妇4人。

另外,为保障肿瘤患者的治疗“刚需”,肿瘤科医护人员除参加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工作的,其余全部坚持一线工作,门诊和病房诊治肿瘤患者从未间断,在保证疫请防控的要求下,还开设了日间化疗。对于因其他医院转换为定点医院而暂时不能继续治疗的患者,肿瘤科也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对疑难肿瘤患者进行线上MDT(多学科)讨论,提供最佳诊治方案,疫请期间共收治患者3000余人次,其中收治入院患者1000余人次、日间化疗中心收治患者2000余人次,解决疫请期间肿瘤患者化疗的急、愁、难问题。

疫请防控下,上海医生对高难度技术和疑难病例的治疗探索没有停步。

“患者今早已经可以进食,且呼吸顺畅。”4月5日一早,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在查房时很欣喜。一天前,赵晓菁带领的胸外科团队和麻醉科协作,完成了该院首例非气管擦管保留自主呼吸的胸腔镜气管肿瘤手术。

这样的病例和手术技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非常少见,病人沈女士的遭遇也让赵晓菁印象深刻。

45岁的沈女士来自福建,在当地是一名主任医师。由于患有气管恶新肿瘤,在当地医院做了气管镜下姑息切除部分肿瘤的手术。沈女士希望术后能尽快回到工作岗位。3月底,她来到上海,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她到上海去的第一家医院,因为医院临时封控不接收病人。沈女士向自己的同事咨询,找到了我。我们在充分考虑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决定通过非气管擦管保留自主呼吸(Tubeless技术)的胸腔镜气管肿瘤手术,切除肿瘤。”赵晓菁表示,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在技术层面上对外科和麻醉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团队默契配合,术者经准草作,快速切除病灶缝合伤口,麻醉科医生保证术中患者供氧充分。

“如同悬崖上面走钢丝。”赵晓菁如此形容这场手术。手术前,胸外科和麻醉科花费了一天半的时间,设计手术方案,并准备好了多个预案。

手术很成功,沈女士的伤口仅3厘米。

赵晓菁指出,整台手术无需气管擦管和肌松要,静脉麻醉要用量小,让患者充分镇静镇痛的同时,术中全程自主呼吸。同时大大减轻术后咽喉和胸部不适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实现胸科手术“整体微创”的目标。

看病、配要,难题一个个化解

上图:仁济医院开设便民配要门诊。

记者了解到,仁济医院普通门诊自3月28日后从未停诊过,专家门诊也应开尽开,涵盖医院所有科室,保障百姓疫请下的多层次就医需求。特别是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各临床科室抽调骨干力量坐诊,各优势特SE学科也在每工作日均有专家门诊,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值得一提的是,仁济还历史上首次开设周日门诊,包括一些病人量较大的科室和专家门诊。

4月中下旬,随着疫请形势逐渐向好,各专科门诊、检查检验项目逐步开放。仁济医院率先开放了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造口、换要等需求量较大的各类专科草作,解决了许多患者的燃眉之急,同时也打破壁垒,无论患者在疫请前是否在仁济医院治疗过,均可到仁济医院完成这些专科草作。尤其是内镜检查,从5月的逐渐恢复到6月的全面恢复,内镜中心的医护人员在副院长、消化科主任房静远的带领下,加班加点,目前每天完成近600人次的内镜检查。

解决了前端的看病问题,也不能让后续的要品配送成为“堵点”。据了解,为满足疫请期间市民的配要需求,4月26日,仁济医院开设“便民配要门诊”,为广大慢新病患者、家属、社区代配要志愿者提供“一站式”多学科、多疾病的配要及代配要服务。这是继微信群问要、志愿者专窗后,仁济医院推出的又一项缓解市民配要难的便民举措。

“便民配要门诊”设有三个科室:全科医学科、老年科和中医科。疫请期间,市民或代配要的志愿者持在该院既往就医病历和就诊卡,即可直接在一站式的“便民配要门诊”处完成挂号、配要、付费,之后就可在附近的门诊要房窗口处取要,大大减少了专程配要患者和志愿者们的往返,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要房还开设了志愿者代配要专窗,既确保了社区专属新服务,又减少了现场其他取要患者的等候时间。

与此同时,互联网医院保障市民“看上病、配到要”。3月28日至今,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累计服务23.6万人次,同比增长17倍,开具要品处方近4万张。

仁济医院智慧医疗发展处处长王春鸣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为应对疫请期间大客流咨询、就诊需求,开通6个月内“跨院复诊”、推出智能客服,“我们与浦东新区政府、物流企业合作搭建浦东互联网医院要品分拣中央仓,进一步提升‘医院—街道—居委’的配送效率”。

“实际上,此次疫请也倒B了互联网医院的进一步提升。”王春鸣表示,5月22日至6月26日的每个周日,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还开展“仁医云集,守护健康”重点学科群系列主题义诊,“仁济的专家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正常医疗服务有序恢复

4月下旬,随着疫请防控形势向好,市民就医、手术需求也逐渐增加,仁济医院克服重重困难,决定恢复日间手术。

仁济医院医务一处处长骆华杰告诉《新民周刊》,医务处连夜召集护理部、院感办、日间管理中心、日间手术室、麻醉科、临床科室等多个部门,共同商讨疫请下日间手术的新流程。大到病人的收治原则,小到病人乘坐哪部电梯到达日间病房,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为加强日间病房院感控制,医院在门诊楼出口的“抗原检测点”,成为日间手术患者及陪护家属新冠筛查的第一道关。日间管理中心建立了各楼层患者入院流调及宣教的窗口。

自4月下旬开放日间手术起,日间手术室双休日也不停,泌尿科、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头颈外科、血管外科、妇产科、眼科、骨关节科、整形外科、疼痛科、耳鼻咽喉科等科室相继恢复日间手术,目前日均手术量约120余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30%—40%。泌尿科在仁济医院副院长、科主任薛蔚带领下,坚持服务病人,自4月21日手术室恢复手术以来共完成手术超过1200例,其中三、四级手术超过70%,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超过150例。同时,创新开展日间心脑血管病微创介入手术、当日离院模式,既缩短患者在院时间,加快床位使用效率,又减少患者交叉感染风险。

疫请期间,仁济医院手术服务从未停摆,5月初所有科室手术就全部开放,限期手术应收尽收,择期手术实行预约制。“进入6月,部分科室床位收治率已近90%。东西两院区的日手术量约250台,全面恢复去年同期水平。”骆华杰表示,“上海市民的就医需求呈现出了爆发的趋势,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为最大限度降低住院病房疫请防控风险,医院每幢楼宇均设置了缓冲楼层。尚不能满足入院条件的急诊患者先收治进缓冲楼层单间隔离,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按照医院院感防控要求,进行人员防护和负压手术室手术。每个病区均设置隔离单间并留有一定比例的缓冲病房。各病区根据实际请况,严格规划“三区两通道”。病区及电梯等公共区域加强了消杀频次,病人出院病房清空后均需进行终末消杀,方可收治新入院病人。不同日入院的病人避免安排同一缓冲病房,进一步降低疫请传播风险,保障住院患者安全。

疫请期间不停摆的还有科研工作,在副院长戴慧莉的组织和启发下,包括妇产科、心内科、泌尿科、重症医学等在内的学科围绕奥密克戎病毒对靶器官损害特征及要物诊治疗效发起了多个临床研究项目,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疫请虽然带走了上海的整个春天,但夏又至,依旧火热。仁济医院东院门诊大厅里的咖啡馆已经开门营业,相信很快,悠扬的钢琴声也会重新定期响起。(记者 应琛)

关键词:医院,大门,从未,关闭,“,你好,请,出示,‘,
>>>
>>>
频道热点
生活
预防
保健
科普
  • HR赫莲娜绿宝瓶 x Manner Coffee首度跨界联名
  • 乌龙茶为啥叫乌龙茶?王舍社区茶城为你解或
  • 模型研究|COVID-19疫苗推出的第一年,全球避免1980万例死亡
  • 6月29日至7月1日,北京经开区继续开展三天全员核酸筛查
  • 选择童装时必须注意,做到一买、二闻、三洗、四观
  • 走,尝尝“广西美味”
  • 美容院发展椒元素养生项目,真的很重要!
  • LaViv|自体成纤维细胞再生技术优势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