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十几年片子的人都知道,对电视而言,用具体疾病做结构,是具体而集中的,草作起来相对容易,而用科普做结构,是以零散的知识点来贯穿,既要看懂还要好看,很难。但没办法,决定选了这条路,哭着也要走完。”柯敏回忆,大概去年的10月份,第一集的拍摄内容就已经基本完成,之后团队一直在磨文稿、磨剪辑,“现在回想,多亏赶上了‘人工心脏’这个案例的经彩,也把‘心脏是生命之泵’的主线给串起来了。做片子,除了努力,运气也很重要,所以要感谢所有支持我们拍摄的嘉宾。”
展现生命“奇迹”
请感共鸣外带来深度思考
“一直以来,我们做此类科普纪录片时,最困或的点在于,不仅要打破知识的壁垒,用通俗易懂的陈述方式向观众传授科学知识,更要去贴近受众的生活,唤起人们的共同请感,在理新的知识之外带给人们较为深度的思考。”柯敏说,所以在片中出现的案例,那些曾经因为心脏疾病而生死一线的患者,他们的故事无形中传递着医学所带来的“奇迹”。
譬如,在片中第四集出现的中学老师刘斌,曾在学校突然倒地,失去意识,濒临死亡。生死攸关之际,医务室校医在体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同时,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帮助刘斌恢复了心跳。这一集中,就以心脏起搏器为线索,述说着医生和科学家在努力破解更多心脏电路系统的密码,守护生命的律动。
“我觉得刘斌的故事,更具有普遍意义。”柯敏说,第四集的采访拍摄场记她反复看了多遍,在她眼中,刘斌就像是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他所遭遇的经历也许有一天也会发生在你我身上。可刘斌又是幸运的,当他被心脏起搏器救回,因为原发新室颤找不到发病原因,他的体内被植入了自动复律除颤器,终于恢复了心跳节律。而这份幸运,是正确及时的施救、救命“神器”的普及、医疗器械的研发,所有合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