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莆田发展海洋与渔业的先天条件不足,海岸线和可用于发展渔业的海域和滩涂在全省排名靠后,但莆田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莆籍专家、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刘智禹在视频连线时说,近几年看到莆田海洋与渔业的快速发展,他比别人更多一份喜悦。
刘智禹表示,莆田在水产育种育苗、养殖技术、设施渔业、水产品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率先突破双线紫蛤育苗、泥东风螺育苗2项新技术,成功实现了单体三倍体牡蛎、华贵栉孔扇贝等3项滤食新经济贝类新品种示范养殖,打造了全国首个海上风能利用与海水生态养殖模式,完成了由手工生产到自动化生产的转变,2个渔业园区新获省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称号。而最为可喜的是,成功打造了“南日鲍”、莆田花蛤、莆田红MAO菜、莆田牡蛎等莆田的渔业品牌。
“未来几年,莆田要加大与国内海洋渔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借助科技力量发展海洋渔业。”刘智禹建议,在未来3到5年时间内,建成1—2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3—5个省级原良种场;建设农业部养殖示范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南日海洋牧场;建设大容量水产冷库,完善水产品预冷、低温仓储、运输、配送全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