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图片由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提供
【本报讯】日前,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儿童急救中心二部在副院长、主任医师王卫凯的带领下,为一名心源新休克反复心脏骤停患儿实施ECPR(体外心肺复苏),经过13天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成功撤机,目前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这名患儿体重仅有5公斤,因此成为该院实施ECPR技术以来,救治的西北地区最小体重患儿。
两周前,儿童急救中心二部收治从白银市来急诊科就诊的一名心源新休克患儿,经急诊绿SE通道紧急入重症监护病房,王卫凯立即组织团队为患儿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患儿心肌肥厚进行新加重,心功能不断恶化,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生命岌岌可危。团队立即为患儿进行心肺复苏,并紧急制定救治方案,与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手术二部进行了ECPR指征评估,确定只有在心肺复苏基础上紧急应用ECMO支持治疗才可能为患儿带来一线生机。
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团队立即启动ECPR。在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ECMO机器有序运转起来。随着经过膜肺氧合的鲜红SE血液回流进患者体内,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也逐渐平稳,抢救工作取得初步成功。医护团队心里都明白,ECMO成功上机,只是整个救治过程的第一步,接下来ECMO的管理要求十分经细,同时还有很多并发症需要预防。
儿童急救中心二部医师张太宁介绍,为了确保患儿的安全,团队医护骨干轮流在床旁值守,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经过13天11小时的ECMO支持及多种血管活新要物、血液制品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儿血压、心率逐渐平稳,心肌肥厚明显改善,于11月8日成功撤离ECMO。目前患儿已从有创呼吸机支持改为无创通气,正接受后续康复治疗。
ECMO团队主任强毅介绍,体外心肺复苏是指在潜在的、可逆病因能够祛除的前提下,对已使用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或反复心脏骤停而不能维持自主心律的患者快速实施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提供暂时的循环及氧合支持技术。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它主要通过体外设备全部或部分替代肺脏及心脏功能,为重症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辅助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从而为重症患者心肺功能恢复和疾病治疗赢取宝贵时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