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作为一名农民党员,我深切感受到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以前的马场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租车都不愿意到村里来。现在的马场村,修建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许多人家有了小轿车。”党代表李华靓说。
2007年,在外打工的李华靓了解到吉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政策后积极报名,成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学生。入学后,李华靓把全部经力投入到学习中,为回乡创业打牢文化基础。
“当初我去上大学,就是为了回来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回到家乡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后,恰逢国家出台扶持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李华靓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就筹资140万元购买了大型收割机,马场村成为附近第一个实现机械化作业的村子,第一年就收回将近三分之一的成本。2013年,李华靓当选为马场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他多次带队外出考察,探索出“鸭稻共作”的新模式。
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李华靓,并不满足于当好一个只会种地的“传统农民”,而是希望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眼界的“现代农民”。他将赚来的钱继续投入生产。现在,马场村有全套的水稻筛选机、磨米机、检斤流水线等完整配套设备,实现了水稻加工包装的流水线作业,将马场村的大米直接装袋售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大米品牌,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下一步,李华靓希望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外出务工的乡亲们回乡创业、就业,尤其是吸引高学历年轻人回来建设家乡。“农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投身新农村建设,只要勤劳肯干,一定能有一番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