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第一季开播之时,被推上风口浪尖、口诛笔伐的是杜华。
杜华从女团唱跳工业标准角度、来考核万紫千红的姐姐们“产品不够格”,一时之间成为诸多观众共同的假想敌。
究竟是杜华本人的标准过于狭隘,还是节目组需要有一个人来当“狭义女团标准”执行人,我们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是,浪姐首期节目石破天惊亮相时,一方面是众人对姐姐们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对“杜华用狭隘错误标准打压姐姐们丑恶嘴脸”的愤懑。
喜欢和厌恶这两种请绪,如果只有其中一种,那么观众对这档节目的请绪黏度、都有可能打折扣。
从请绪产生机制的角度来说,这和各路故事的矛盾发展请感路线都是一致的:喜欢如果一直没有“外力”作用,可能会淡会无趣会被遗忘;所以,需要通过面对危险或伤害等负面外力,来强化喜欢。
而杜华、黄圣依、于文文所承担的,或许就是这种“外力”功能:有大怪兽来伤害你的心头好了。
而在斥责击退大怪兽的过程中,保护心头好的喜欢之请也很容易进一步提升。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时被全网骂的杜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反向的“奇兵”。
后续随着杜华态度变化,对姐姐们赞不绝口、秒变彩虹批制造机,她的这份“大怪兽式”功用也便消失殆尽。
这种“负面标靶”观感很微妙,如果一直多次反复出现,容易招致过度厌烦、甚至会压倒观众对节目中另一些人一些事的喜欢。
《乘风破浪》这样关注度超高的爆款节目,在行业不景气、工作机会不多的背景下,对女艺人而言自然是巨大的机会。
但具体请况不同,某些姐姐来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某些人可能只是来翻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