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听说过御医,也听说过太医,很多人想当然认为二者就是不同的叫法而已。其实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御医就是太医,但太医却不一定是御医。
以明代为例。
明太医院主要由医官、医士、医生这三类人组成。首先,所谓“医官”就是有品级在身的太医院医生。
据《明史 职官志》所载:“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其属,御医四人,正八品,后增至十八人,隆庆五年定设十人。吏目一人,从九品,隆庆五年定设十人。生要库、惠民要局,各大使一人,副使一人”。
明代,院使(太医院长官)、院判(太医院副长官)、御医、吏目、大使、副使等就皆是医官。
其次,所谓“医士”就是无品级的太医院医生。据史所载,医士分为食粮医士、冠带医士、支杂职俸医士和支品级俸医士四个由低到高的等级。最后,所谓“医生”就是无品级的太医院医官、医士的助手,医生与医士最大的不同在于:医士可以独立看病,拥有处方权,而医生则不能独立看病,更没有处方权,只能充当医士或医官的助手,并负责太医院的杂役。
太医院总的说明代太医院,医官的地位最高,医士次之,医生最次。
明代,医官、医士、医生就可皆被称为“太医”,其包括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大使、副使、食粮医士、冠带医士、支杂职俸医士、支品级俸医士和医生。但是,能被称为“御医”的,却只有医官中位列正八品的“御医”,《明史.职官志》载:“御医四人,正八品,后增至十八人,隆庆五年定设十人”,也就是说明代最多只有十八人能拥有“御医”这个尊贵的称号,他们都是当时天下医术最为高超的名医,医术甚有匹敌者。
总的说,在明代,太医和御医有以下区别:
一、御医是一个有正八品品级在身的太医,而太医却不一定是有品级的,比如食粮医士、冠带医士、支杂职俸医士和支品级俸医士等太医就都是无品级的。
二、太医品级有高于御医的,也有低于御医的。比如院使、院判的品级是要高于御医的,院使是正五品,院判是正六品。再如吏目的品级是要低于御医的,吏目是从九品。
三、御医是有单独看病,处方权的,而太医却不一定有。比如太医院中的医生,他们就是没有单独的看病与处方权的。
四、御医的医术是太医中最为高超的一类人,多数太医是比不上他们的。
综合而言,御医无论是在品级,还是在医术,亦或是在地位,他都要比多数的太医要高上许多。多数太医只能是做御医的徒弟,听从御医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