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曾经有过一系列选官制度。但它们被逐一淘汰,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选官对象为某一阶层垄断,导致该选官制功能最终丧失。有鉴于此,隋朝首创了科举制度,它相对于之前的选官制,客观地讲,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那么,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朝为什么废除了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呢?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是在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改革科举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科举制的废除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加试实用学科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传统教育空疏无用的弱点逐渐暴露,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变革以前那种TUO离实际,追逐名利的科举制,主张变通科目之制,在常规科考之外,别设一科,以广求科技人才。
冯桂芬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两广总督祁贡就奏请开制器通算一科。冯桂芬指出:长期以来,中华“聪明智巧之士,穷老尽气,销磨于时文试帖、楷书无用之事”,建议“于通商各口,拨款设船炮局,聘夷人数名,招内地善运思者,以受其法,以授众匠,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到洋务运动时期,科举制则进一步受到冲击并发生较大的变化。洋务派认为,科举文武两科考试,以章句弓马施于洋务,隔膜太深,建议对科举考试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早期维新派也明确提出变科举的要求,极力主张于“文武岁科另立一科,专攻西学”,力求把西学加入科举之中。因此,这个时期呼吁改革科举制加试实用学科的奏折为数不少。
废八股试帖楷法取士,改试策论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兴起,科举制作为封建旧文化的堡垒,阻碍了维新变法的推行,维新派力主改变科举。在舆论上,他们尖锐地抨击科举制,特别是八股取士的弊端。严复总结八股取士的三大害为“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坠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娇,昏人神志”,大声疾呼要“痛废八股,大讲西学”。在行动上则敦促光绪帝发布改革科举制的谕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凡乡会试和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不久又明令取消诗赋小楷。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如八股、诗赋、小楷至此全部更改。以后虽因戊戌政变,这些改革一度落空。但当时人们对科举八股的追求兴趣却大减。这种变化说明了科举制的衰落,维新派改革科举制的思想和实践加速了科举制的灭亡。
清政府变通科举制的举措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王朝为了支撑其摇摇衣坠的腐败统治,以西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开始了所谓的“新政”。随之,改革科举制的呼声复起,迫于形势,清政府不得不对科举制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起科举考试增设中外政治、史事、策论;废除八股;停止武科考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2月1日又命以后新科进士一律入京师大学堂肄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7月举办经济特科考试,与此同时,在封疆大吏中,还不断有人要求分年递减科举取士名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之洞、刘坤一就在《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将科举略改旧章,令与学堂并行不悖,以期两无偏废,俟学堂人才渐多,即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即建议递减科举取士名额,以学堂生员补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又建议“从下届丙午科(1906年)起每年递减中额三分之一”,直至科举完全废除。清政府的这些举措,对科举制的内容、形式和取仕来源有一定的改变,但是这类修补办法,都还是以科举为主,用学堂补救的办法,仍不能起到选拔真才的作用。
正式废除科举
随着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科举制弊端日趋暴露了不要说资产阶级维新派,就连清廷的封疆大吏,如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也深感科举积弊太深,纷纷奏请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的存在阻碍了新式学堂的兴办,当时舆论认为,如果科举制不废除举办新式学堂就无望。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赵尔巽等人联名奏请立停科举,在奏折中就谈道:“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此科举制寿终正寝。
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