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李世民在尉迟恭、程咬金等武将的支持下,处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李渊无奈,只能立李世民为太子,随后不久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当起了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以后,励经图治,开疆拓土,大唐迅速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为了皇位拼的你死我活,但是,在李渊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兄弟二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在战场上互相配合,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大唐建国以后,李建成凭借嫡长子身份、战场功劳、经明干练的能力被唐高祖封为太子,坐镇京城,辅佐皇帝处理国政,培养了一大批支持他的朝臣。而秦王李世民在继续领兵打仗,开疆拓土,是大唐最终一统天下的首功之臣,手下云集了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武将。从此,李建成和李世民开始走向了两条不同的路,一个管理国家,一个带兵打仗,但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皇位,二人的斗争也变得越来越机烈。
玄武门之变便是二人矛盾最终爆发的结果,双方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李世民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的策划下,在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武将的鼎力协助下,箭在弦上。那么,太子李建成为何没有凭借太子身份提前动手呢?原本占优的形势为了被李建成轻易浪费掉呢?
第一,李建成太子身份有李渊支持
李建成是嫡长子,是唐高祖封的太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历史上大多说朝代都秉承着“立嫡立长”,李建成并不担心储君之位丢失。
第二,李建成的功劳和朝廷势力
唐代建立和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功勋显赫。大唐建国后,李建成被封为太子,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李世民在外东征西战的粮草供给、军需供给好大一部分是李建成筹措的。在此过程中,李建成得到了大多数朝廷大臣的支持,单论朝堂势力,李世民是出于明显下风的。李建成上有皇帝支持,下有大臣拥护,没必要和李世民争的你死我活。
第三,李建成军方势力不如李世民
发动兵变,必须有军方大将的支持,李建成长期坐守朝廷,手下的大将自然不如长期带兵征讨天下的李世民。
李建成在被皇帝封为太子、朝廷大臣支持、自身功勋显赫的请况下,掉以轻心,失去了对李世民的戒备之心。尽管有魏征等人劝说应该尽早除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并没有下定决心,最终,不仅皇位没了,就连命都没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