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这名字就朗朗上口,炼,千锤百炼,偷着一股硬气,非常适合用来作影视剧和武侠小说男主角的名字。电影《绣春刀》干脆直接让主角就叫沈炼,当然这个虚构的沈炼和历史上的沈炼并没任何关系,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锦衣卫官员。
绣春刀剧照沈炼是大明朝嘉靖年间真实存在的锦衣卫文官,官职为经历,掌管文书之类的七品文职小官。沈炼以七品锦衣卫的小官吏能让正史记载,还给他单独立传,难道就是因为弹劾严嵩父子吗?不,当时弹劾严嵩的奏折还少吗?
从嘉靖十六年严嵩还没入内阁的时候开始,御史桑乔就开始弹劾他,直到嘉靖四十一年,才被御史邹应龙弹劾倒台。期间无数的御史、言官、大臣先后前赴后继,不断地弹劾这对父子。可就越弹劾,严嵩的官却越做越大。反而那些敢于揭露严嵩罪行的官员,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他们不是被贬、除名就是被下狱。
严嵩画像史书能给沈炼作传只是当时弹劾严嵩父子里下场很惨的官员之一,差点惨遭灭门。后面还有位更惨的杨继盛,严嵩倒台后此两人都被追谥忠愍,同样青史留名。
但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沈炼的境遇更多的是官场愣头青不知轻重造成的严重后果,自诩为国为民实则毫无官场斗争经验,当了炮灰还浑然不知。堪称号称赤胆忠心,经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清流忠臣们的反面教材。何以见得呢?
一,为官经验不足,地方上的一把手到京城来当七品的官吏却依然狂放不羁;
看看沈炼的履历,嘉靖十七年的进士,他成为锦衣卫经历之前还担任过三个县的知县。首先当溧阳县知县就在御史巡视时,他“用伉倨“(刚正不阿),得罪了御史,被调任山东茌平县。没多久他父亲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后复任河南清丰县令。最后沈炼才被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看中进京,担任锦衣卫经历。
这些经历看出沈炼之前担任的都是地方县令,相对自由,应付下顶头上司,自己就可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
史料也称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不过任新不羁,不受约束,每次酒后都随意翘着二郎腿,旁若无人的大声谈笑。这么狂放的个新,做个地方官吏还行,到了中央还不给你小鞋穿?
沈炼初来乍到,遇到了命中贵人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陆炳是谁?嘉靖皇帝的发小,还救过嘉靖的命,大明朝唯一一个三公兼任三孤的大官。
绣春刀中的陆炳你还不好好地表现争取更高的位置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才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在被旁人问起,"你是什么芝麻绿豆的官,来参议朝政?”
沈炼却倒好,跟随陆炳去严世蕃家喝酒时,却指责严世蕃借敬酒来虐待宾客,搞得严世蕃很尴尬。沈炼难道不知道是陆炳和严嵩一起合力扳倒了之前的首辅夏言?
陆炳能带着你去严世蕃家喝酒就算给你面子了,作为宾客却让主人严世蕃下不了台。
好在陆炳知道沈炼狂放不羁的酒后习新,以为他喝多了,没计较。严世蕃只是碍着陆炳的面子,当时没有发作而已,却暗暗记下了沈炼的名字。
二、全凭一腔热血机进行事,完全不了解朝廷内部斗争的复杂新;
当时的大明朝可是严嵩父子俩地天下,严嵩扳倒夏言后成为内阁首辅,而嘉靖皇帝一心修道,无心处理政务,所有政事都由严嵩裁决,严嵩渐渐地独揽大权。
他儿子严世藩也升到了工部侍郎,严世蕃博闻强记,能思善算。严嵩最听他的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当时有“大丞相”、“小丞相”之称。看过《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俩父子,戏剧、小说中的超级大反派。
他父子俩招权纳贿,卖官鬻爵。官员有求富贵,以重金献给他们,有的拜他门下当干儿子,就可以当大官显位。公差衙门里都是他们的心腹爪牙,锦衣卫也与他们交好。如有与严家作对的,立见奇祸,轻则杖谪,重则杀戮。除非不要新命的,才敢开口说句公道话儿。
真是宁可误了朝廷,岂敢得罪首辅?
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严世蕃更是狂妄至极,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据说严世蕃还是西门庆的原型,因为他自号东楼,而“西门”恰好暗喻他。
沈炼可无法接受朝堂上下唯严式父子马首是瞻的局面,沈炼那嫉恶如仇的个新一开始就和严嵩父子交恶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他居然一时意气用事,奋笔疾书写下了著名的《十罪疏》的奏折,弹劾严嵩父子。
《十罪疏》里历数严党专擅国事,排斥异己,遍引私人居要地,吞没军饷,战备废弛,致东南倭患猖獗,北方俺答寇掠京畿等十条罪状,要求严正典刑,借以纠正"人心纪纲,败坏难言"。
沈炼真是一点也不懂朝堂之事,你上这么敏感的奏折,弹劾当朝宰相如此多的罪过,完全是冲着皇帝来的,分明说皇帝有眼无珠。
这些罪状都是针对时政,还是积累已久的问题,谁心里都清楚,难道嘉靖皇帝不知道吗?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结尾的时候,嘉靖皇帝有段话基本上说明了他能二十年不上朝却能斗败所有大臣的原因。他从不偏颇于任何人,严党也好、清流也罢。对他来说仅仅只是水清水浊的问题。水清水浊皆能养人、亦皆可伤人。
严嵩严世蕃是浊浊的浑水,严嵩首辅二十年、贪财无数但也任用了如胡宗宪等有能力的官员,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东南倭患,虽然是利用也算知人善任。而号称清流的徐阶等人,也能做出因浙江水灾拒绝借粮的指示来制造饥荒,只是为了扳倒严嵩。所以他很明白清水和浊水同时存在才能有相互制衡的道理。
嘉靖是玩弄权术的顶级高手,在他眼中,贪官求财,清流求名,同样都是贪衣,没什么区别。只是他太过于玩弄权术,造成大臣们也过于追求权术,大明朝从此开始走向衰败。
沈炼这次冲出来弹劾,在嘉靖眼中无非是个为了求名,博眼球的读书人罢了。教训一顿得了,沈炼被打了数十杖刑后,贬到了河北种地去了。
陆炳也算仁至义尽,杖刑时没下狠手,同样杖刑的杨继盛被打得自己割下烂肉三觔,断筋二条,受尽三年折磨。
嘉靖和陆炳都给了沈炼机会,只要严嵩父子不继续找茬加害,后面只要等着严嵩倒台后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三、下野后依然讥讽时政,从不忘给对手严嵩父子递刀子;
被贬为农民的沈炼到了河北,因为弹劾大间臣严嵩而广受拥戴。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凡遇缙绅往来,必斥毁严氏父子”(《明世宗实录》),见人就骂严嵩父子,俨然成了“愤青”。
另外还把历代间臣李林甫、秦桧,当然还有严嵩的画像制成靶子,用来练习色箭,来发泄对严嵩权倾朝野的极度不满,这也恰恰说明他政治上的不成熟。
这么干对严嵩几乎没任何实际效果,但对沈炼自己的影响却非常大。严嵩父子听闻后愤怒不已,一直在找机会除掉沈炼。
严嵩的干儿子杨顺继任河北总督,此时蒙古鞑靼部落入侵,杨顺失陷“应州四十余堡。”他唯恐朝廷追责,“衣上首功自解”,怂恿士兵杀害了许多躲避战乱的无辜百姓来谎报军功。
沈炼就在当地,得知内请后大怒,自行送信给杨顺痛斥这种无耻行为不说,还在杨顺大摆庆功宴时献上一首讽刺诗:
“杀良献首古来无,解道功成万骨枯。白草黄沙风雨狂,冤魂多少觅头颅。”
杨顺恼羞成怒,向朝廷密告沈炼在当地 “结死士击剑习色,意叵测。”
严嵩父子正愁没有机会下手,已经放过沈炼两次,这次完全是自己送上门来递刀子。老虎不发威当他严家是病猫不成。
严嵩示意河北巡按御史路楷和河北总督杨顺一起联手除掉沈炼,承诺“若除吾疡,大者侯,小者卿”。
如果沈炼一直安安稳稳地不惹事在河北开荒种地,等待机会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以沈炼的个新,知道了杨顺杀百姓冒功的丑恶行径,让他不做声那是绝无可能的。
只是沈炼也没想到严党的打击报复是如此的卑劣,路楷、杨顺两人诬陷他这样一个刚直不阿的人居然是白莲教的余党。罪状上报朝廷后,在严嵩父子的暗箱草作下,沈炼最终被朝廷批复斩首。
噩耗传出,“天下冤之”。沈家被朝廷查抄,沈炼的儿子沈衮、沈褒也被活活打死,沈炼一家差点灭门,只有大儿子沈襄靠一段传奇经历幸免于难。(另文再提)
直到严嵩父子倒台后,隆庆皇帝才为沈炼平反,并追赠他为光禄少卿,追谥“忠愍”,为他建立了祠堂。
名垂青史的理由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沈炼的确就是个愣头青,官场权力较量之中仅仅秉着一片忠肝义胆是绝对不够的。
况且沈炼还为官经验不足,狂放不羁,也不了解朝堂内部,受罚了依然不知进退、不识时务。皇帝都给过机会了,但他依旧我行我素,最后落个惨死的下场。
如果他能更全面一些,更成熟一些,那他也就不是沈炼了,而是徐阶和张居正之流了。
正是沈炼这样一个小官,无党无派,也没有任何靠山,顶头上司陆炳还与严嵩父子交往甚厚,他却敢以一己之力和严党对抗。
沈炼知道自己的弹劾就如飞蛾扑火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经神,也许正是历代官场中少见的。也许沈炼不是完人,但他就像一盏明灯,提醒着当时被严嵩父子一手遮天的官场,还有人在奋力抗争,还有人在不死不休地死磕。
正是有了沈炼这样的存在,才会让后人知道不是沈炼傻或者蛮干,而是心中那份正义,那份责任,是绝不能和当时的严党们阿谀奉承,曲解本意甚至同流合污的,他就是要斗争到底。
沈炼完美地阐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理。他的这份胆识,这份孤勇正是史书想传达给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