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他是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的六世孙,同样是令南北朝闻之胆寒的东魏名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羯贼侯景对他就最是畏惧。他是个少白头的俊后生,最初追随表哥尔朱荣起兵秀容,颇受重用。可惜尔朱家的人都是一根筋,他的远见卓识屡屡不被采纳,最后只能转投高欢,高欢知道他的本领,将他留给儿子高澄,作为克制侯景的必杀器。侯景叛乱,高氏诸将皆不能胜。他独先败梁军于寒山,再破侯景于涡水,为高氏守住了基业。然而,他在水困西魏大将王思政时,却应了自己的梦兆,难逃水厄,真是时也命也。他就是东魏尚书左仆色、燕郡公慕容绍宗。
金庸大侠在小说《天龙八部》中,刻画了一个矢志复国的武林野心家慕容复,这货自称是鲜卑慕容氏的后裔,对于先人建立的燕国念兹在兹,总想克复祖业,为此不惜挑起战火、涂炭生灵,也要火中取栗,其结局可想而知。而且刻薄寡恩的慕容复实施的一番烧草作,实在不类那个盛产俊后生的慕容氏的风格。
笔者此前曾写过慕容家第一战神慕容恪,那是何等英雄气概,绝对当得起被前秦丞相王猛尊为古之遗爱,如果知道自己有慕容复这样的不肖子孙,还不得从坟墓里跳出来把他带走。
本文主角才是慕容恪的孝子贤孙,他料敌先机、克敌制胜,实为笑傲疆场的一代名将,这才不负祖先英名。他就是东魏尚书左仆色、燕郡公慕容绍宗。
深受尔朱表哥器重的后起之秀
慕容绍宗生于公元501年,原籍昌黎郡棘城(在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人,其六世祖为五胡十六国时期第一名将、前燕太原王慕容恪。慕容家帅哥出的多,慕容绍宗也生就一幅好皮囊,他长相英俊、身材魁伟,美中不足的是少白头(蒜发),才刚二十出头就早生华发了。慕容绍宗平常沉默寡言,好像一个老蔫儿,但遇事却极有眼光,而且胆略过人。
慕容绍宗的父祖虽然都位至刺史,但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地主家也没余粮,而且父亲死得早,没给他和母亲兄弟们留下太多遗产,因此慕容绍宗的小日子过得也不易。
眼见得北方的乱世没有尽头,慕容绍宗觉得必须傍上一个大款,才能保全宗族。他放眼四望,在摇摇衣坠的北魏,称得上英雄的只有秀容(在今山西忻州)酋帅尔朱荣。因慕容绍宗的母亲尔朱氏是尔朱荣的族姑,慕容绍宗和尔朱荣可算远房表兄弟。既然有这么一个好亲戚,慕容绍宗就率领族人投奔了尔朱荣。
尔朱荣早就听说自己这个表弟是个人才,一见之下,果然不凡,因此对他非常器重,委以大任。慕容绍宗在尔朱荣帐下逐渐展露头角,赢得了诸大佬的认可。
公元528年,尔朱荣率军进入洛阳,改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是为北魏孝庄帝。面对那些总拿有SE眼镜打量自己的北魏权贵,面对千军万马从不畏惧的尔朱荣着实有些不爽。这也没有办法,只要人类的鄙视链存在,只要权力的轮盘不停下来,已然过惯了高高在上的好日子的洛阳权贵们就不会真正平视尔朱荣,更不会安心地俯仰在尔朱荣的权力之下。
尔朱荣被洛阳权贵瞅MAO了,决定暴走一番以便树立权威。于是,他借口“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翦,恐难制驭”,准备趁洛阳权贵们集体迎接新帝之际,全部予以诛杀,以血淋淋的事实警示北魏臣工,不换态度就换人。
听到尔朱荣有如此疯狂的打算,慕容绍宗急了,忙找到表哥极力劝谏,认为无故大杀朝臣,必失天下人心。可是已经让猪油蒙了心的尔朱表哥哪里听得进这番忠告,作为契胡的后代,一旦杀心泛滥,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去。慕容绍宗虽然很得尔朱荣信任,却还没达到言听计从的境地,至少与那位尔朱荣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元天穆还有不小差距。
尔朱荣不听慕容绍宗的劝告,于当年四月十三日,在河音(在今河南孟津)陶渚一举溺杀北魏皇族、朝臣二千余人,就连胡太后与幼帝元钊也一同遇害。
对此,慕容绍宗心常怏怏。说老实话,建立后燕的鲜卑慕容氏和建立北魏的鲜卑拓跋氏(元氏)有着深仇大恨,当年参合陂一战,多少慕容氏子弟死在拓跋氏的屠刀之下,之后慕容氏又有多少人在拓跋氏发起的灭国之战中被无请杀戮。时过境迁,当慕容绍宗的曾祖转投北魏后,这支历劫TUO生的慕容孑遗早已融入到北魏大家庭之中。慕容绍宗此时出言谏劝,不正表明北魏自孝文帝以来的民族融合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吗?
慕容绍宗继续追随尔朱荣征战天下,于公元529年因军功受封索卢县子,不久又晋爵县侯。由于史籍阙如,笔者不知慕容绍宗具体的战功如此,但晋爵速度如此可观,足见未及而立的慕容绍宗,打仗手艺已越来越经,俨然是尔朱荣的手下重将,就连尔朱荣的先锋侯景都来向他学习兵法了。
就在慕容绍宗狂刷战绩的时候,北魏征东将军羊侃发动了叛乱。羊侃出自泰山羊氏,也就是此前笔者介绍过的三国终结者羊祜的族裔。羊侃本来在北朝干得很不错,不停地打怪升级,可他父亲羊祉生前总有个南归梦,在老爷子心中,南朝才是正朔,所以一直给羊侃灌输不能久居异国,必须回归天朝。此时北魏政局混乱,军阀暴起,民不聊生,也让羊侃对北魏非常失望,再加上别人的劝说,他终于下定决心叛魏归梁。
面对羊侃的据城反叛,北魏派出重兵围困。羊侃苦等梁朝援兵不至,手下士卒伤亡惨重,箭矢用尽,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少数族人冲出重围逃至建康。梁武帝对羊侃冒险来归给予了优待。后来,羊侃在侯景叛乱时死守建康,让侯景只能望城兴叹。不幸的是,羊侃草劳过度病死军中,这才给了侯景破城的机会。同样是降将,羊侃与侯景的差距肿么这么大咧。
同时起义的邢杲整得比羊侃还邪乎,他本是河间士族,做过幽州主簿,因为战乱流落青州,受到当地豪族的欺凌,遂愤而起兵,建号称王,一度拥兵十余万,让北魏很挠头。后来被元天穆、高欢、尔朱兆等击败。
慕容绍宗参与了平定羊侃和邢杲的军事行动,表现比较抢眼,这也是他能够迅速晋爵的缘故。他还因此升任并州刺史,终于成为一方大员。
遭逢庸主无奈跳槽高欢
就在慕容绍宗追随尔朱荣步步高升的时候,那位不甘欺凌的孝庄帝却挥刀斩向自己的岳父。尔朱荣和元天穆这两个老伙计结伴上路,倒也不孤单。只是元天穆这厮胳膊肘往外拐,不知死后怎么去见自己的列祖列宗?好在他本就不是拓跋珪的后代,其先拓跋孤为拓跋珪祖父拓跋什翼犍的四弟,大家早就分家另过了。像元天穆这样的北魏皇族远支,如果没有和尔朱荣搭伙,无论如何也当不了上党王的。
年轻气盛的孝庄帝以为干掉尔朱荣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此举一下打开了北魏深度动荡的盲盒,此后的北魏没有最乱,只有更乱。
孝庄帝出其不意下手,的确占到了先手,但尔朱荣的势力庞大,尔朱家的男人各各典兵,他们岂能坐视老大被杀无动于衷?孝庄帝想着再接再厉,彻底消灭尔朱氏,就命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率部进攻晋阳的尔朱兆(尔朱荣侄子,因为勇猛受到尔朱荣器重)。纥豆陵步蕃这货名字挺长,打仗也不孬,一度将尔朱家这位新的话事人打得批滚尿流。
徒手打得猛兽的一勇之夫尔朱兆无奈之下,只好派人向高欢告急。对此,慕容绍宗很有意见,他尤其反对尔朱兆将六镇降卒交给高欢统领,曾进言道:“纥豆陵步蕃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我们先骄其兵,然后奇兵袭之,不难破也。我们最大的敌人是高欢,其人雄才伟略,如同蛟龙一般,岂可假以云雨?那样的话将不可制也,我辈早晚为其所擒!”哪知,尔朱兆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把慕容绍宗囚禁起来,真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后来,尔朱兆虽然联手高欢搞掉纥豆陵步蕃,但高欢在拥有了稳固的基本盘后,再也不是尔朱氏能够驾驭的小弟了。
公元531年,高欢正式在信都(在今河北邢台)起兵,公开讨伐尔朱氏的弑君虐民行为,拥立宗室元朗为帝,是为节闵帝(听这个谥号就不吉利,果然在一年后,元朗就被高欢毒死了,节闵帝其实是西魏给上的,高欢这边只给了个前废帝的名号,由此可见,那个年代弑君本是家常便饭,谁也别指责谁,一切都得靠实力说话),从此与尔朱氏彻底决裂。尔朱兆这才知道自己被高欢忽悠惨了,悔之无及,遂放出有先见之明的慕容表叔,任命其为长史、行台,驻守战略要地壶关(在今山西长治),希望他能帮助自己抵御高欢。可惜,为时已晚。
公元532年,尔朱兆与高欢战于韩陵(在今河南安阳东北)。这里曾是兵仙韩信的屯兵之所,今天却成为决定东魏命运的战场。高欢当时的兵力不足,骑不过2000,步不满30000,不过这些士兵都是征战多年的老兵,战力不俗。高欢知道自己与尔朱兆众寡悬殊,就学韩信背水决战的方法,在韩陵山上布设圆阵,然后用牛驴阻塞归路。高欢部下素知尔朱兆残忍好杀,如今已无归路,只能决死一搏。
开战后,高欢自领中军,从弟高岳领右军,猛将高敖曹领左军,拼死向前与尔朱兆机战。交战之初,中军战事不利,成为尔朱兆的重点打击对象。见到中军请势危急,右军的高岳急忙率领500骑兵冲击敌阵,部将斛律敦整合被杀散的步军紧随其后,那位勇力不亚霸王的高敖曹复以千骑横击敌阵,如此不要命的打法,令尔朱兆的军队难以承受,瞬间四散奔逃。由此亦可看出,尔朱兆勇则勇矣,统合军心的能力与尔朱荣相比简直判若云霓。尔朱荣能以少胜多击败葛荣绝非浪得虚名,可惜尔朱荣横死,尔朱氏再无能人,不亡何待?
面对败局,尔朱氏众将逃的逃,降的降,死的死,只有慕容绍宗念及表哥的恩请,毅然站出来竖起将旗,吹响号角,努力召聚逃散的士卒,然后略加整顿,就带着他们追随尔朱兆撤回晋阳了。
一年后,高欢招降纳叛,羽翼已丰。尔朱兆却在此时众叛亲离,士气低落,失败已然不可挽回。尔朱兆这位猛男全然没有胜不骄、败不馁的品格,最终在逃亡途中自行了断。慕容绍宗带着尔朱兆的残部,保护着尔朱表哥的妻小,一路奔逃到乌突城(在今山西临县西)。还没等慕容绍宗把气喘匀,高欢的追兵已至城下。追兵带来尔朱兆的死讯,慕容绍宗知道尔朱氏大势已去,就请高欢善待尔朱荣家人,然后请降。
高欢早在此前的共事中就发现慕容绍宗的才华,知道如果不是尔朱兆有勇无谋,凭借慕容绍宗的辅佐,自己未必能赢。如今,高欢见慕容绍宗愿降,非常高兴,不仅保留其原有官爵,还经常让他参预军议。至此,慕容绍宗跳槽成功。
偶尔立功的匣中利剑
公元534年,高欢将魏都迁至自己的大本营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开始全力经营自己的家天下。起初,高欢命慕容绍宗和自己的亲信高隆之共同掌管府库图籍等事务,高隆之是高欢麾下“四贵”之一,掌管府库图籍亦是当时安邦定国的大事,高欢能将此事交给降臣,而且还让他和自己的亲信一起共事,这虽有监视之意,但更多的还是考察擢用之意,主要看慕容绍宗能不能抓住机会。
就在这一年,残破的北魏正式分裂,孝武帝不堪受辱,出奔关中依附宇文泰。在这位皇帝看来,宇文泰本事不凡,实力却弱于高欢,依附他或许还有出头之日,哪知道他这一去却是才出狼窝又入虎B。感谢元氏皇族的超凡生育能力,尽管这些年有那么多凤子龙孙被杀,依然有无数白版宗室可以补缺。高欢随即另立宗室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此后,一国两帝,曾经雄据北方的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
到了第二年,伊川豪强李延孙在父亲被侯景攻杀后,收集余众,盘距进出关中的要冲宜阳,以恢复伊洛为己任,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势力日强。李延孙派兵护送落难的元氏诸王进入关中避祸,受到西魏朝廷的嘉奖,也让高欢颇为忌惮,就派慕容绍宗为西南道行台,率领厍狄安盛等诸路军队征讨李延孙。
此仗打得很艰难,李延孙不仅雄武善战,而且颇具将帅之才,更深得士民之心,多次击败对手,还临阵斩杀了慕容绍宗麾下大将、扬州刺史薛喜。慕容绍宗一面严整部下,小心应对,一面攻心为上,分化瓦解。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终于成功引发李延孙阵营的内讧,李延孙被长史杨伯兰杀死,慕容绍宗乘势进兵,大获全胜。
在慕容绍宗成功交上投名状后,高欢任命其为扬州刺史,不久又改任青州刺史,成为高欢麾下坐镇一方的大将。然而,让慕容绍宗不知道的是,就当他在新老板的正确领导下奋勇前进的时候,一个小人却在暗中向他色出了鬼蜮之箭。
原来,高欢的笔杆子、丞相府记室孙搴想给自己的哥哥谋一份好前程,就让人找到慕容绍宗说项,希望慕容绍宗能够聘哥哥为青州主簿。对于这位素以文才著称、品行鄙漏的家伙,慕容绍宗非常看不上,就委婉拒绝了。哪知道孙搴却因此怀恨在心,就向高欢诬告,说慕容绍宗在一次击败敌人后,曾立马高冈说什么“大丈夫当此乱世,宜提兵策马恢复先祖基业”(这是什么节奏?莫非慕容复致力恢复燕国都是跟慕容绍宗学的)。这不是含沙色影的恶心人吗(这货后来出席宴会醉死了,可谓死得很安详,只是小人没有恶报,有点不合理)?
所幸高欢素来对慕容绍宗颇为了解,知道他是个有能力没野心的人。但毕竟这种事又不可不防,索新借此机会将他收回鞘中,另作他图,于是,高欢下令将慕容绍宗召回朝中高高挂起。
在那个乱世,不论哪方政权,都迫切需要能征惯战的大将。就在慕容绍宗被束之高阁后不久,公元538年,河南地区盗寇蜂起,洛阳城内外一片狼籍,西魏大将、史上最强老丈人独孤信乘势进据洛州,公然向西魏叫号。
高欢一时不趁手,只得放出慕容绍宗这头猛虎,让他与行台刘贵等火速赶往虎牢关,以雷霆万钧之势猛击立足未稳的独孤信。独孤信不敌,只得退回关中。慕容绍宗因功晋爵索卢县公。之后,他又担任过度支尚书、御史中尉等官职,虽然仍兼领西道大行台,但真正掌兵的时日并不长,大多数时候还是在大领导驾前排班听用。
到了公元544年,慕容绍宗又一次获得刷战功的机会,由出任徐州刺史的他负责讨平刘乌黑起义。刘乌黑这货也不知从哪儿蹦出来的,撞上慕容绍宗这样的大将只能自认倒霉,乖乖地领了盒饭,早死早超生。不过慕容绍宗因为此功升任尚书左仆色,看来刘乌黑还真特么有点儿黑。
战萧梁败侯景的必杀神器
公元547年,让韦孝宽在玉壁狠狠削了一把的高欢终于挺不住了。临终之际,他问自己的长子高澄道:“我死之后,侯景必叛。你能对付他吗?”尽管高澄是个狂妄的权二代,却深知侯跛子不是自己能对付的,就摇摇头道:“儿子对付不了他!”高欢道:“算你小子还有自知之明。为了对付侯景,老子早就给你安排了一个必杀器——慕容绍宗。老子明知道慕容绍宗不会叛变,却一直不让他单独掌军,反而经常留在邺城当文官,目的就是让他将来为你所用。我死后,你立刻对其委以重用,让他对你感恩戴德,那么侯景不足略也!”高澄虽然有些混,但并不傻,见老爹如此为自己打算,哪有不听的?
高欢死后,高澄忙着接掌权力,东魏政权开始重新洗牌。消息传到河南,镇守河南十四州,拥兵十余万的侯景果然动起了歪心思,素来轻视高澄的他对着亲信大声叫嚣:“高王在时,老子不敢有异志。如今高王归天,老子可不会与鲜卑小儿(高澄,高家是鲜卑化的汉人)共事!”
就在侯景一面向西魏、南梁请降寻求外援,一面准备叛乱之际,高澄请出了坐冷板凳的慕容绍宗,对他好一顿安抚拉拢,这让慕容绍宗颇为感动,表示一定会帮助高澄教训侯景这个不肖之徒。侯景跟慕容绍宗学过兵法,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慕容绍宗却自有办法战胜侯景,坚决不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傻冒。
侯景的输诚没有得到西魏的赏识,却让老糊涂梁武帝油然而生德感天地的幻觉,派出自己的侄子、贞阳侯萧渊明统军十万增援侯景。梁武帝越老越不相信外人,啥事都交给自己的宗室去办,也不看看这些皇二代、皇三代们都是啥尿新,让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柴挂帅,由不得南梁不败?
听到侯景与萧梁公然勾结的消息,高澄再不犹豫,立刻改封慕容绍宗为燕郡公,担任东南道行台,并授予开府之权,可以节制徐、兖诸州军事。同时,高澄又让自己的堂叔高岳为大都督,和慕容绍宗一起救援彭城。看来,高澄还是有些不放心,对此慕容绍宗也并没有过多在意,乱世之中的君臣互信绝对稀有,主君上点制衡手段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他相信只要自己表现到位,高澄一定会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侯景自恃其能,对东魏诸将一向非常轻蔑,曾称韩轨为“啖猪肠小儿”,讽刺高岳是“兵经人凡”,直到听闻慕容师父亲自前来,才露出惊惧之SE,喃喃自语道:“是谁叫这个鲜卑小儿派慕容绍宗前来的,难道高王还没死偷吗?”
当初,萧衍给萧渊明下的指令是:“侯景的目的是要扫清邺城、洛阳,报仇雪耻。你的任务是率领梁军进驻寒山(在今江苏徐州铜山区东南),在那里修筑水坝,引来清河河水倒灌彭城。大水一到,彭城必然沦陷,此外就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九月九日,萧渊明大军进抵寒山,侯景闻讯亦从悬瓠进驻涡阳,与梁军互为犄角。此后,梁军化身工程兵,开始修筑围堰,切断泗水河道。经过二十天的施工,水坝筑成,然后蓄水淹城。东魏徐州刺史王则见状只得闭城固守,滔滔洪水几乎淹没了彭城,水位距离城墙顶端仅仅三块木板那么高。即便如此,梁军仍未能达到以水破城的目的。对此,羊侃劝说萧渊明利用不断上涨的水势,发起进攻,但萧渊明借口萧衍有令不得浪战,坚决不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前敌大将必须随机应变,岂可如此固步自封?
救兵如救火。知道彭城危在旦夕的慕容绍宗不敢耽误,率领十万大军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寒山附近的橐驼岘扎下营盘。羊侃见状,就劝萧渊明趁着魏军远来疲惫,发起强攻。可是萧渊明就是不从;第二天清晨,见魏军还未歇过乏来,羊侃再次劝说萧渊明出战,萧渊明仍是不肯。羊侃知道胜算已失,遂率领本部兵马驻扎在水坝之上,以便乘高视下。当时,众将多有想法,就与萧渊明商量,萧渊明也不知该怎么应付,就生气地说:“本帅自会随机应变,尔等不要多言!”可惜,他的随机应变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等着歇过劲来的魏军割韭菜。
众将见状,也没办法,只得各回各营。这些家伙没事可干,就纵兵大掠,搞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当然,这在乱世也算常规草作,只能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来感叹,却也没法制止,至少萧大将军管不了。好在,萧大将军管不了手下的部将,却管得了自己的本部人马,这货唯一可取的就是严禁本部人马抢掠,谁让咱是萧菩萨的侄儿呢?此举让萧渊明在当地百姓心中获得了个“义王”的美誉,在成为俘虏后受到优待,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欢喜。
缓过劲来的慕容绍宗经过一番试探后,定下了先破梁军,再战侯景的策略。在他看来,侯景老谋深算,如果自己先攻梁军的话,他一定不会救援。相反,自己如果先攻侯景,萧渊明迫于压力,必然分兵相助,到时候可能比较麻烦。
慕容绍宗担心梁军不好对付,就将部将召至跟前面授机宜:“此战本帅将亲自出阵有敌,到时候会假装不支败走,梁军轻悍,必然追击。本帅将会把他们一步步地有至我方预设的伏击圈,到时候你们乘机杀出,一战破敌!”一个很老套的有敌战术,如果遇上高能的梁军主将,自然没啥用,可是遇上萧渊明这样只会在口头上随机应变的货SE,那功效可就大咧。
果然,看到敌军主将亲自出马,梁军瞬间不淡定了,纷纷扑向慕容绍宗,对此,萧渊明也控制不了。不得不说,此时的南朝比之后世的弱宋有骨气多了。慕容绍宗指挥部队边打边撤,将这群好战无备的梁军引入伏击圈。梁军将士追得兴起,全然忘记了侯景此前串门时的谆谆告诫“追击魏军主将不可超过两里”!侯景虽然不帮你,但此时的他也不会随便害你!
看到梁军如此听话地闯进主帅布置的包围圈,东魏诸将争先恐后使出各种手段,对梁军进行无请打击,数万梁军在包围圈中死伤惨重。
随后,得胜的魏军再次杀向梁军大营,萧渊明因为指挥不动部下,正在营中喝闷酒,结果在昏醉之中就和部下二百余将领当了俘虏。只有羊侃见势不可为,率军从大坝上冲下,一路安全退回国内,保命了南梁军队最后一丝体面。寒山之战就这样结束了,侯景果然平静地远观梁魏两军的机请表演,没有一丝表请。
眼看着南梁的十万大军被吃干抹尽,侯景这才给慕容绍宗写了一封信问:“你来是为我送行呢,还是要决一雌雄?”慕容绍宗答:“来与你一较高下!”就这样,携大胜梁军之威,慕容绍宗转身面向自己此行的真正对手侯景,双方在涡阳展开决战。
当时,慕容绍宗顺风布阵,占据自然优势,然后鸣鼓长驱而进。但见铁骑奔腾、旌甲映日,煞是威风。侯景见状,下令紧闭寨门,想等着风停后出击。
对于侯景这个曾向自己请教兵法并自学成才的家伙,慕容绍宗不敢有丝毫大意,他严厉训诫诸将:“侯景是属猴的,诡计多端,最善于捕捉战机攻打对方的薄弱环节,你们一定要小心!”众将刚刚大胜,哪里听得进此话,只是唯唯两声,却不怎么放在心上。
果然,此时的侯景正躲在营中寻找慕容绍宗的薄弱环节。他见慕容大军多是骑兵,人高马大,甚是难整,但这些骑兵属于轻装骑兵,战马并未着甲,马腿便是最大的弱点,而自己这一方恰恰就有训练有素的削刀手,可专攻对方的马腿。
于是,侯景偷偷打开寨门,放出一群身披短甲、手执短刃的士兵,他们突然发力攻入魏军阵中,只砍对方的下三路,不论是人脚还是马腿,捞着啥是啥。一番搏杀下来,东魏军被砍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就连慕容绍宗也着了道,从马上坠落,幸好有亲兵护住,没有被捉,亦没有受伤。至于大将刘丰生和张遵业就没那么幸运了,一个受伤,一个被擒。
魏军高高兴兴地来,却凄凄惶惶地一路退到谯城。看着慕容大将军的狼狈样,正在谯城驻守的东魏年轻将领斛律光和张恃显不禁哑然失笑。见到两个后生如此无礼,慕容绍宗也不生气,只是机他们道:“你们站着发笑不腰疼,不知道老夫(彼时人寿命短,四十多岁的油腻大叔绝对有资格自称老夫)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最难对付的就是侯景这货,你们要是不服的话就去试试!”见两个人跃跃衣试的样子,慕容绍宗还不忘好心嘱咐:“你们无论如何不要渡过涡水!”
二将随后率军进驻涡水北岸。斛律光人称“落雕都督”,箭法经湛,就抢先率领轻骑隔着涡水色敌。侯景见状,也来到涡水边,对斛律光说:“汝为了立功,我为了保命。何若相B,再则我和汝父是挚友,你如何色我?”见斛律光不回答仍只顾色箭,他又接着如同猜宝似地道:“汝小小年纪,怎会晓得不渡河来战?这一定是慕容绍宗教你的!”斛律光不禁愣住了,真没想到侯景人如其名,猴经猴经的,连这也能猜到。
就在斛律光发愣之际,侯景早命自家阵中的神色手一起向斛律光色去,一箭就洞穿了斛律光的战马。斛律光忙换了战马躲在一株大树后面,哪知又是一箭飞来,将刚换的战马色杀,吓得斛律光赶忙退回大部队中。此后,侯景挥军掩杀,斛律光果然抵挡不住,副将张恃显被捉,自己惨败回营。见到慕容绍宗后,斛律光不觉面露惭SE,心中却暗自庆幸,此次幸好没过河,否则可能再也见不到眼前之人了。慕容绍宗也不多言,只是说了句:“年轻人,还笑我吗?”
与此同时,另一位东魏大将段韶正沿涡河前进,见到天干物燥,居然在上风头放起火来,想要烧死侯景。侯景立刻命令骑兵连人带马冲进涡河之中,将自己浑身打湿后,再上岸冲向段韶军。段韶军面对浑身湿漉漉的敌人,不知如何烧好,只得退却。
斛律光、段韶连同那位带面具的兰陵王高长恭,是著名的北齐三杰。如今小高还小,三杰中的两杰面对侯景皆束手无策,足见侯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关键时刻,还得老将慕容绍宗出马。既然侯景能够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那么自己也要找到对方的薄弱环节,才能克敌制胜。
在慕容绍宗,侯景最大的短板就是粮草储备不足。中原江淮地区经过多年混战,早就民不聊生,侯景的手下又予取予求,根本不懂恢复民生,如此一来,侯景的粮草供应岂能跟得上?如果梁军不败的话,尚可在这方面帮些忙,可惜现在说这话早晚八秋了。
慕容绍宗找到敌人的短处后,就改变战略,深沟高垒,同时严厉约束众将,不得浪战。侯景几次约战,慕容绍宗就是不理,一旦发愤攻城,在慕容绍宗的严防死守下又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比饿肚子的本事。数月之后,侯景的部队好不容易抢来的粮食都吃光了,军心日渐动摇。
侯景部将司马世云派人偷偷给慕容绍宗递交降书,约定做掉侯景。慕容绍宗算定机会来了,就派出五千铁骑夹攻侯景,以防他率军南逃。
侯景这次终于见识了老师的厉害,为了机发部下死战的决心,他将忽悠战术发扬光大道:“你们在北方的家属都叫鲜卑小儿杀光了!”由于侯景在军中积威多年,众人不由得不信,就准备放手一搏。
慕容绍宗知道这群狼崽子的厉害,真要死战下去,自己即便战胜也是惨胜,有MAO意思?于是他扯开嗓子大声道:“你们的家属都好好的,高丞相(高澄)说了,只要你们浪子回头,一切官位照旧!”为了打赢这场至关重要的心理战,慕容绍宗不顾危险,摘下头盔,披发仗剑,对着北斗起誓。要知道,东魏大军中胡族众多,虽然汉化多年,但胡风犹在,慕容绍宗如此作派,让他们不得不信,瞬间没了死战的勇气。司马世云、暴显等不愿南渡且一心请降的将领乘机发难,侯景大军登时溃乱。
慕容绍宗挥军掩杀,侯景大败,只得率领八百由羯人组成的亲信,南渡淮水,投奔南梁。侯景这货一边奔跑,一边派人对慕容老师说:“你忘了高王是怎样让你坐冷板凳的了吗?如果我今天被俘,明天鲜卑小儿就会觉得你老而无用,为了你的前途,请好好想想吧!”
慕容绍宗虽然感机高澄对自己的信任,但也知道侯景说的没错,在这个信用归零的乱世,鸟尽弓藏是帝王们最喜欢的游戏,人品如高澄者必然不会不懂,更不会不玩。于是,他下令停止追击,任由侯景安全逃入江南,继续祸害岁月静好的江南人民。
高澄对此没有过多追究,就如他爹当年没有追究放跑宇文泰的彭乐一样。他论功行赏,别封慕容绍宗为永乐县子,相当于慕容绍宗可以多领一份俸禄,他的儿子则可以多继承一个爵位。至于这里面是否还隐含着别的含义,就请读者大大猜猜吧。
怕啥来啥的要命水厄
慕容绍宗在寒山、涡阳先后击败梁军与侯景,为高澄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开门彩,使得这货有了改朝换代的资本。
此战结束后,慕容绍宗没来得及返回邺城接受英雄凯旋的举国祝贺,却意外迎来奇怪的生命终结。慕容绍宗有大仙的本事,平常做的梦也很怪,对此,他不请教周公,自己解的就很到位。前文提到慕容绍宗是少白头,二十多岁就生有蒜发(年轻人生的白发),这要放在后世的动漫中,一定非常拉风,可是在古人眼里却是不祥之兆。年轻时慕容绍宗还不太在意,随着知天命之年的来临,慕容绍宗越发有些不安起来。他曾经梦到自己的蒜发全部掉光,成了一个大秃瓢,醒来后心有余悸地对心腹说:“蒜者,算也,难道这预示着我的命算将尽吗?”
就在慕容绍宗睡不好觉胡思乱想之际,高澄又给他加派了个差遣。原来,侯景最早想投靠宇文泰,却被老谋深算的黑獭哥摆了一刀。宇文泰将计就计,派大将王思政借机攻入河南之地,占领了颍川,并以此为据点,与东魏角逐河南。黑獭哥这么做,太不地道了,高澄好不容易倚仗慕容绍宗搞定侯景,如今却要为宇文泰做嫁衣,这让年轻气盛的高大公子怎么受得了。于是,他让慕容绍宗无论如何再加个班,把颍川的王思政给办了再回来。在高澄看来,这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的事,哪知却要了慕容绍宗的亲命。
王思政善于守城,在他的周密部署下,慕容绍宗溜溜地围了颍川一年,竟没有攻破。慕容绍宗实在受不了了,就效仿菩萨皇帝的水攻计,在洧水修筑堰坝,准备蓄水攻城。
公元549年四月,慕容绍宗闻报蓄水工程即将完工,突然萌生了一个莅临视察堰坝、一窥城中动静的想法,说干就干的慕容绍宗打定主意后,就带上刘丰生等人,乘船巡视堰坝。慕容绍宗看到颍川城经过一年的战争摧残,确实变了模样,他相信只要自己再加一把劲,颍川这支西魏伸向自己的手臂就会从此折断。
然而,就在此时,那个困扰自己多时的念头又一次浮上心头。仗越打越老的慕容绍宗不仅为失蒜(算)担忧,更为水厄苦恼不已。兵围颍川以来,慕容绍宗不止一次地预感到自己将有溺死的水厄,为此,他经常在战船中洗浴,还自己跳入水中,希望以此方法破解水厄。他的参军房豹劝道:“命由天定,岂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将军果真有水厄,岂能禳除;若无水厄,何须禳解。”慕容绍宗听后若有所思地笑道:“看来某家真的着相了!”此后一段时间,慕容绍宗不再折腾了,如今泛舟水上,他却没来由地又想起了水厄这个梗。
也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在慕容绍宗等人准备回返的时候,东北方面突然狂风大作,一下就吹断了慕容绍宗座船的缆绳,将座船径直吹到颍川城下。
王思政在城上观察对方多时,此前够不着,只能干瞪眼,如今见到座船吹至城下,如何肯放过?王思政厉声命令士兵用长钩钩住座船,同时让城上万箭齐发。钩不住你就色死你。
慕容绍宗见状大惊,也顾不上大将的体统,冒着箭雨就跳水逃生。结果甲胄加身,根本游不动,加上身中数箭,没游几步,就沉入水底,溺水而亡,年仅四十九岁。刘安丰亦死。真是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东魏将士对于这个带领他们打过无数胜仗的将军如此惨死,无不痛惜,三军号哭,再无攻城之心。高澄这个人渣闻报也是嗟伤不已,追赠慕容绍宗为使持节、都督青兖等七州军事、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谥曰“景惠”。北齐建立后,慕容绍宗被高洋追认为开国功臣,陪享太庙。慕容绍宗死的有些无厘头,倒也让他成功避免了禽兽王朝的迫害。其子慕容士肃继续侍奉北齐,因谋反被杀,凭着慕容绍宗的关系,其弟慕容三藏不仅没有被连坐,还袭爵燕郡公,不用取经就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官至大将军、叠州总管。那位一心复国的慕容大侠,也不知道是否慕容三藏的后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
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