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的过程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国赖长君”。无论是老皇帝,还是忠心耿耿的大臣们,他们都希望立一位年长的、有政治经验的皇子做皇位的继承人,因为王朝政局动荡时期,朝廷需要一位成熟的皇帝。可是,雄才大陆的汉武帝刘彻,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却选择了一个八岁的孩子做太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巫蛊之乱
汉武帝刘彻在16岁那年继承皇位,在位长达54年,于公元前87年病死,终年70岁。虽然汉武帝在位的时间很长,但他的儿子却很少,只有6个,分别是长子刘据、次子刘闳、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五子刘髆以及六子刘弗陵。原本汉武帝的继承人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在公元前122年,就已经册立了长子刘据为太子。
汉武帝对刘据的教育非常重视,亲自为他挑选老师,还特意为太子在长安城南修建了一座苑囿,取名为博望苑。然而,刘据新格温和,与汉武帝的新格格格不入,因此渐渐失去了汉武帝的青睐。卫青死后,刘据的太子之位更加动摇,在这种请况下,爆发了巫蛊之乱。公元前91年,刘据被迫自杀,他的三个儿子也全都遇难,只剩下尚在襁褓之中的孙子。
二、燕王不材
在刘据死后,皇太子的位置空了下来,那么汉武帝该选谁做太子呢,刘彻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因为他对其余这些儿子都不满意。早在公元前110年,齐王刘闳病死,因无子嗣,封国被除。也就是说,此时汉武帝只剩下四个儿子,他们都不是嫡子,其中最年长的是燕王刘旦。在得知刘据死后,刘旦却有觊觎皇位之心。
公元前88年,昌邑王刘髆病死,同时汉武帝也得了病。在这种请况下,燕王刘旦急切地希望得到太子的位置,于是他派遣使者进京,要求前往长安侍候父皇。汉武帝看完信后大怒,“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然后,汉武帝下旨将使者处死,又借故削去刘旦的三个县。
三、无奈的选择
除了燕王刘旦,此时的汉武帝只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是广陵王刘胥,另一个就是少子刘弗陵。刘胥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根据史书的记载,刘胥力大无穷,“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但是,刘胥的所作所为不遵守法度,汉武帝非常不喜欢他,“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
最后只剩下少子刘弗陵了,他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出生于公元前94年,比汉武帝的长孙还要小很多。汉武帝对这个小儿子非常疼爱,经常说刘弗陵像自己,“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后来,汉武帝“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群臣就知道汉武帝的意思了。此时的汉武帝,除了刘弗陵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了,他对这个小儿子寄予厚望。汉昭帝虽然聪明,但不幸早亡,汉朝的江山在刘据的孙子刘询(汉宣帝)手中得到中兴。
参考资料:1.《史记》;2.《汉书》;3.《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