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后,科考取士逐渐成了历朝历代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然而,谁能想到,士子中与不中、名次的先后,并不全凭学业成绩,考生的姓名有时也会起作用。
唐佚名《玉泉子》载:会昌三年(843年),王起任主考官,考试结束后,他请示宰相、《次柳氏旧闻》作者李德裕,李德裕说,我没有什么要求,“如卢肇、丁棱、姚鹄。岂可不与及第邪?”结果,状元、榜眼、探花就按李德裕所点三人顺序出炉。李德裕实在牛,状元、榜眼、探花一起搞掂。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载:江东有个名叫包谊的士子,得罪了中书舍人刘太真,便被这个专门给皇帝起草文件的人牢牢“惦记”“……明年太真主文,志在致其永弃,故落杂文……”此科放榜前,主考官刘太真照例带着录取名单呈送宰相审定,“宰相以朱呲近大逆,未衣以此姓及第,亟遣易之。”刘太真惊愕万分,又不记得其他考生姓名,“唯记谊尔”。包谊谢恩时,刘太真告诉他实请。可见,刘太真气量虽小,人还实诚。
而颜标中状元完全沾了姓的光。《唐摭言》卷八载,公元854年,礼部侍郎郑熏任主考官,徐州叛军作乱未平息,郑侍郎想借科举灌输忠君爱国思想,正巧有个叫颜标的同学也在考试,而郑侍郎恰是颜真卿的铁杆粉丝,以为颜标是颜真卿的孙子,就把状元赏给了他。颜标谢恩时,郑侍郎问了他家祠堂后,才知眼前的状元乃寒门出身。
自唐至清,因姓名关系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考生层出不穷。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科举制度已成强弩之末,经袁世凯等人奏请,清廷已同意部分停止科考。这一年,将补行辛丑(1901年)万寿恩科和壬寅(1902年)正科会试合并举行。刚好,这年也有乡试,次年就是慈禧的七十大寿,主持乡、会、殿试的官员,都非常留意“吉庆之兆”。
头两批放到云贵两广主考官员的名字分别是:李哲明、刘彭年、张星吉、吴庆坻、达寿、景方昶、钱能训、骆成骥,连缀起来,就成了“明年吉庆,寿景能成”。这年殿试,必须取一个名字中有“寿”的士子,以示预祝,于是山东人王寿彭的名字很幸运地做了金殿传胪第一声。
古代科考有颜标、王寿彭等因姓名走运的,就有因名大受其害的“倒霉蛋”。顺治十二年(1655年)科考,初定太仓人王揆为状元,可唱名时,顺治帝因读音相同想起《王魁负桂英》这个流传极广的剧本。剧中的王魁是个负心汉,中状元后抛弃糟糠妻。顺治帝TUO口说:“是负心的王魁耶?”皇帝金口玉言,王揆的状元立马换成他人。
◎本文原载于《北京青年报》(作者赵柒斤),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