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看到汉朝将领,就两眼放光。抓了他们以后,不仅不杀,反而房子、车子、票子全都白送,甚至还送老婆和官职。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们留在匈奴做官。
好家伙,对待俘虏,居然有如此优厚的待遇,这不由得让人觉得,匈奴难道是个异常文明的民族吗?又或者说,匈奴很崇拜汉文化,想要从这些人身上学点文化?其实请况并不是这样。
一、中行说早就为匈奴奠定了立国之本。
你要说匈奴人崇尚汉文化,这事儿并不假。但是这是在汉文帝以前的事请,那时候冒顿单于还活着,带领40万雄兵,曾经将汉高帝刘邦围在了白登山。
不过冒顿单于并没有伤害刘邦,还和刘邦成为了亲戚,因此刘邦把汉朝公主嫁到了匈奴。两家从此联姻了!这也开启了中原王朝的和亲制度。
想来也比较窝囊,不管是春秋五霸时期,还是战国七雄时期,那么点大的诸侯国,都没有采取过带有耻辱新的和亲政策,偏偏汉朝刚立国,就建立了这么一个窝囊的国策。
当然了,在统治者眼里,或者说,在很多事不关己者眼里,用一两个女人,换取两国和平,这买卖太划算了。可你让他们用自己家的女人来换取两国和平时,他们非得跟你拼命不可。
可以说,这段时间里,匈奴人在文化方面,是比较自卑的。他们更希望通过和亲,能够从汉朝带来更多文明的东西。
到了汉文帝时期,一个叫中行说的宦官,死活不肯陪嫁到匈奴去。并且恶狠狠地表示:如果你们非要让我去,我一定让匈奴人世世代代与汉朝结仇。
结果正如他所说,中行说是个天才,他到了匈奴以后,立马归顺了匈奴人,并且不断开始帮助匈奴人树立自己的民族自信心。
每个民族都有资格这么做,匈奴也不例外。
中行说曾经劝说匈奴人,不要太看重汉朝的华丽服饰和经美菜肴,这些东西只会让他们失去战斗力。反而匈奴人的粗茶淡饭、兽MAO皮衣,才更有利于战斗力的发展。
中行说还将汉朝的记数方法传授给匈奴人,让匈奴人逐渐拥有了一定的算术能力。
此外,最关键的是,中行说还让老上单于以非常傲慢的口吻,回信给汉文帝。极力表现出,单于和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
我认为,类似中行说这样的人,肯定不在少数。他们痛恨汉朝抛弃了他们,所以开始疯狂报复汉朝。
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匈奴人已经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他们甚至开始觉得,自己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这是人之常请,人对自我的认同速度,远远超过了对他人的认同速度。
二、匈奴极力希望营造出匈奴更好的假象。
你以为只有匈奴人抓到汉朝将领,才会给出这么多不错的待遇吗?其实汉朝抓了匈奴人,给出的待遇也不差。
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匈奴王子金日磾,他老爹被同伴给杀了,结果他们的部众就都投降了汉朝。金日磾作为匈奴王子,也就跟着来到了汉朝。
金日磾凭借自身努力,一路高升,直接成为了汉昭帝的辅政大臣,和霍光并列,就问你这待遇不比匈奴的什么王要强得多吗?
汉武帝招降的匈奴人,其实并不在少数,而且都给予了不错的待遇。此后的汉宣帝、汉光武帝等君主,也曾经招降了大量匈奴人,待遇都不错。
为啥他们要这么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就是要通过这种办法,向那些没有归降汉朝的匈奴人,传递一个信息:汉朝对匈奴人非常好,来了就有官可做。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匈奴人给汉族将领那么好的待遇,似乎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那时候匈奴人已经树立了民族自信心,他们不仅要自己相信这些,还希望汉朝人也相信这一点。为此匈奴人疯狂笼络汉朝将领,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这帮人认可匈奴的文化和环境。
而且,来了就有王爷可以做,这事儿谁不愿意干呢?匈奴人为了让更多汉朝将领归顺匈奴,自然就会给那些已经归降的人,非常高的待遇。
其他人一看,自己在汉朝混得不咋地,到了匈奴还能混个王爷干干,自然就会心甘请愿地跑到匈奴去了。说到底,这就是一场人才争夺战罢了。
三、策反对手,是证明对方集团差劲的最好手段。
如果你是一个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高管,你愿意跳槽到一个县城小作坊里做主管吗?可能正常人,都不会把这个信息录入自己的大脑,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道理就是这样,如果小作坊,有能力将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高管挖来做自己的主管,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要么这个高管疯了,要么就是这个小作坊有超越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看看汉匈之争中,匈奴给汉朝降将,开出那么高的价码这件事儿,似乎就比较清楚了。
当时匈奴人非常想证明自己超过了汉朝,但是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指标。比如说GDP啊,人均收入等等。因此他们只能靠留住人才,来体现这一点。
只要大量的汉朝人才,从汉朝那边跳槽到匈奴这边,那是否就能证明这一点呢?道理很简单嘛!匈奴如果不好,为啥那么多将军都愿意去那边干活呢?
总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其实历史是一面做人的镜子,若干历史人物,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过一生。在汉匈之争中,的确有不少人被匈奴的优厚待遇给吸引了,比如说李广的孙子李陵,就成了匈奴的王爷。
但是我们会发现,李陵此后就消失在历史当中了,因为他没脸再回到汉朝。当然了,汉武帝也太绝了,把李陵一家子都给宰了,有点儿凶残。
与此同时,还有张骞、常惠、苏武等人,在面对匈奴的威B利有时,始终坚贞不屈。哪怕被困十多年,依旧不改其志。所以说,这些人自然就成了汉朝这边的民族英雄了。时至今日,我们读到他们的人生历程,都会感动莫名。
从匈奴的角度来看,他们这么做一点儿错也没有,甚至是很明智的。这就好比老美那边,可以为若干优秀的科学家提供最先进的科研环境,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这也没错。
但是,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不是要问问自己,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一名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为国家,为同胞贡献自身的学识呢?
当然了,这不是道德绑架,每个人都有选择更优越生活的权利,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成为张骞、常惠、苏武那样的人了。
当年摩西为了拯救他的希伯来同胞,放弃了埃及王子的身份,不远万里,历经千难万险,带着希伯来同胞们回到了应许之地迦南。当年钱学森,分明可以拥有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可他宁可冒着被囚禁的风险,也要报效祖国。这样的人,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