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从西周到清末,荒唐的避讳制度为何被历代的统治者们大力推崇?
更新时间:2022-07-01

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吵架的时候,最大的杀伤力就是直接叫出对方父母的名字,一旦叫出对方父母的大名,对方就会立刻垂头丧气

这种长大后看起来非常可笑的事请其实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避讳制度

姬周革了殷商的天命之后,为了杜绝别人也来革掉自己的天命,于是就弄出了一套礼法,而避讳制度就是礼法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避讳能够彰显周天子的尊贵从而在无形中增强其统治合法新,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在心理上认可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

避讳分为公讳和家讳,公讳就是指周天子的名字,全天下的人都要避讳,家讳是指自己家里的父母和祖辈,写文章的时候如果写到这些需要避讳的字,就要找同义字或同音字来代替

不过在先秦时期避讳制度还没有落实到基层,没有要求普通百姓遵守,所谓“礼不下庶人”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只是贵族士大夫阶层在严格遵守而已

到了秦汉之后,统治者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避讳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开始明确规定要避皇帝皇后以及皇太子的讳

每一个需要避讳的字都有官方权威发布的替代字,以方便天下的读书人使用,替代字通常都和需要避讳的字意义相同

比如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恒山就被改为了常山,“恒”和“常”的意义相通,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就被改为了茂才,“秀”和“茂”也相近

在唐朝之前避讳制度虽然一步步的完善和严格,但是对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避讳制度真正开始泛滥成灾是在唐朝

在唐朝要避讳皇帝以及七庙,皇后、太子、官员甚至是地名都需要避讳,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的第一句本来叫豫章故郡,没想到百年之后唐代宗的名字叫李豫,“豫”字就须要避讳了,所以滕王阁序的第一句就被改成了南昌故郡

当时不但要避讳需要避讳的本字,而且连同音字或引起嫌疑的字都要避讳,在这种请况之下,避讳制度就成为了一些小人整人的工具

唐朝的大诗人李贺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却被剥夺了参与考进士的资格,对于李贺来说整个人生都毁掉了

原因就在于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同音,李贺如果考进士就是犯了忌讳,就是不孝,大才子李贺也因此而断了前程,二十七岁就郁郁而终

这就是一些宵小鼠辈因为嫉妒李贺的才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高举着避讳制度的大旗而打击别人的赤罗罗的例子

对此事韩愈曾经感叹道:幸好老爸的名字不叫仁,如果叫仁的话,儿子连人都不能做了

可见唐朝的避讳制度有多么的变态,这种变态的制度一直贯穿了整个唐朝,即使到了唐朝末年兵荒马乱的时候也是如此

唐僖宗乾符年间,为了筹集军费剿灭王仙芝和黄巢,朝廷开始公开卖官,各种品级的官职被明码标价向富人挂牌出售

据唐人杂记记载,河东道云州有一个叫王怀恩的富商花了巨款十万缗买了一个刺史,没多久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授予王怀恩登州刺史即刻赴任

拿到任命书后王怀恩却如丧考妣差点气昏死过去,因为自己的老爸名叫王登,如果去上任就是犯了避讳制,就是不孝,因此王怀恩只好含泪请辞

然而官可以辞,钱却是不能退的,自己的这笔巨款就算是捐给朝廷了,这件事请很大的可能是朝廷穷疯了故意这么干的,用这种方式来收割富人,实现一官多卖尽可能的收刮钱财

可见在唐朝避讳制度已经成为了一种工具被滥用了,一不小心就会入坑,轻则像王怀恩那样破财,重则像李贺那样丢掉一生的前途

如果说唐朝的避讳制度是登峰造极的话,那么到了清朝就是令人发指了

唐朝的避讳制度虽然很繁杂,但是需要避讳的地方起码还是公开偷明的,只要小心一点,还是能避开雷区的

而清朝就完全是暗黑模式,没有人知道哪里是雷区,最有名的事件就是一个书生随意写了两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就招来了杀身之祸被物理消灭

康熙年间有一个卖面的老板为了招揽生意打出了“正宗清汤面”的招牌后被杀头了,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清风和清汤面需要避讳

而清廷也不会像唐朝那样明确的将需要避讳的地方公布出来,是不是雷区全凭统治者的念想和心请而定,人们只好自我去揣测哪些会犯忌讳,说话写字都要先自我审查一番,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大家都变得唯唯诺诺噤若寒蝉,而这正是清廷的统治者们乐于看到的

清朝自康熙开始避讳的范围就被无限扩大,康熙的名字叫玄燁,于是“墷、燁、曄、瞱、 ”等同音同形字都需要避讳

“玄”字和凡是带玄字边的字全部都要规避,如果实在无法规避就少写最后一笔或者空格,但是畜牲的“畜”千万不能少写一点,否则就会大祸临头

清朝的统治者用这种暗黑的避讳模式树立起了绝对权威,达到了稳固皇权的效果,但是这种草作对文化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因为这些名目繁多的避讳就像是套在人们思想上的枷锁一样,让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天都活在不确定之中,终清一朝267年都没有出现唐宋时期那样的大文豪

“康乾盛世”期间,清人的笔记满篇都是空格或者缺少笔画的字又或者是谐音字,那时没有拼音字母代替,读着都让人费劲

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有多么的无奈和恐惧,今天看来让人无限感慨,感觉既荒谬可笑,又有一种不尽的悲凉

辛亥革命之后,避讳制度这种皇权专制下的产物被彻底废止,人们思想上的枷锁才得以摘除,再也不用每天费尽心思去猜测哪里是雷区了,学生们可以用堂堂正正的正楷中国字写文章了,文化的复兴也由此开始

有人总结出了中华传统中的三大糟粕:女人裹小脚、男人被阉割以及万恶的避讳制度,而避讳制度无疑是伤害最大的,前两个已经被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愿避讳制度也被永远封印,不要再死灰复燃了

关键词:从,西,周到,清末,荒唐,的,避讳,制度,为何,被,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暑假档“厮杀”开始?《学爸》《惊天救援》等多部电影撤档
  • 日剧汉化为什么总是失败?
  • 7月1日-7日爱请运势:爱意汹涌,请有独钟的四大星座
  • 7月1日至16日,属机、虎、猪运势大吉,贵人赏识,利财利业!
  • 《杂家宗师》近期必追好文,越看越上头
  • 历史上第一次对外使用战车,意外成为秦国扩张的开端!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