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向共和》电视剧中,其中有一幕辜鸿铭砸海防捐款场子的场景。这一幕虽然是李鸿章与张之洞的斗争,但在戏剧夸张之外,却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细节,当时清政府卖官卖的大多数是一个叫道台的官。
对于这个官职,很多人可能比较耳熟,因为这个官职绝大多数都活跃于电视剧中,而且经常以钱权交易的方式登场。
他们有的能够和洋人交际,拥有着不俗的眼光。有的只是一个荣誉头衔,毫无实权。但也有的如电影太极中的实权人物,一个道台居然能够调动上千军队,差点把太极宗师给灭了。对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官职,很多人对此疑或不解,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他到底有没有权利呢?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历史,看一看这位电视剧常客背后的真相。
说起道台的历史,严格的说并不局限于清朝,应该追溯到明朝时期。正如中国通史所记载,早在唐宋年间,中国就把行政区域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其中就出现了一个叫道的行政名词。例如唐太宗就曾经将全国划分出了10个道,后来经过唐玄宗的演绎,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唐朝十五道。
虽然经过了五代十国以及宋元的更迭,但前代的行政惯新一直在影响后来的王朝,于是,对于官员的称呼也难免会带上一些习惯。例如,对于某一区域某一领域的具体官员称之为道员。
根据文献记载,在明王朝时期,为了更好的行政划分,明朝政府有专门管理河道,粮道以及海关和驿站的官员。不过根据明朝官制,地方主要行政人员有规定,分别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虽然后来又增加出了巡抚,但主体框架已经确定。
因此,专门针对各个具体领域的官员,终究只能以辅助官员的形式出现,而这就是早期的道台出现。不过,这些官员出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辅佐正规编制官员,其作用只是处理细化问题以及汇报工作,当然也掺杂帮助皇帝监察地方大员,并没有太大实权。
而且,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官制空前细分,而且明朝的中央体制也曾经一度出现了某种变革的可能。因此,明朝在正规编制之外,出现了很多类似于辅助类的官员,若按历史发展,明朝还真有可能出现某种变异。
不过可惜,明朝自身问题太多,因此还未来得及发酵,结果被清朝取代。所以说目前历史学界对于清朝的历史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上都认为清朝的文化政治水平极低,所以只能全盘照搬明朝政治。
在此基础上,辅助官制度被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随着清朝疆域的增加,以及对外接触的增多,辅助官逐渐的以我们所熟知的道台和道员的书面用语出现。
而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清朝的道台是介乎于巡抚和知府之间的地方官,从地位上来看已经提高了很多,而且就其职能而言,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他不再是单纯的辅助上级,而变成了承上启下的中间人。
另外,清朝虽然一度想要恢复奴隶制度,但在历史不可阻挡的浪潮之下,终究还是发展到了封建制度的最鼎盛时期。随着政治制度的成熟,那么毫无疑问,道台这类官员就必然会不断得到重视,而且等级也会越来越高。
根据文献记录,清朝建国初期,道台的官员官阶是极其不稳定的,最高的不过六品,其余七八品皆有。等到乾隆18年以后,道台官职一律官方规定为正四品,曾经的辅助官变成了真正的地方大佬。
也许有人会问,道台撑死了不过是正四品,在其上面有高高在上的二品三品的巡抚大人,在下面还有登场率,百分百的地方县令官,为何一个小小的道台却能成为电视剧中的常客呢?这其实和清朝的历史变迁有关。
首先,清朝在版图上曾经获得了较大的扩张,因此管理需要更加细致。例如台湾地区的管理,这里不仅增加了一套新的行政班子,而且由于台湾地区在清朝晚期极其重要,因此台湾道台出场率极高,而且其地位也一度提升到正三品官,而且几乎手握一个岛的实权,洋人都不得不看其脸SE行事。
其次,清朝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国度,他将面临英法等诸国的烧扰。在经历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之后,清朝不得不和西方诸多国家打交道。而在这一背景下,巡抚老爷遵循儒家观点,而且深受大国思维影响,这些官员不愿自降身价与洋人打交道。而且洋人不喜欢与高官讨论民族大义,只希望与具体的官员办具体的事请。
于是,对地方上有实际了解的道台就被推上了台面,而且他们与洋人交流还不会丢国家的脸面。这就使得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洋人找道台打交道,道台更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全方位与洋人交流,仿佛其职能变成了全能一般。
当然,虽然我们大体上了解了道台的历史,但在清朝末年道台的权力大小,我们却还不一定弄得清楚,因为在历史中道台的权力从来都未明确。不过结合文献来看,大体上可以进行以下几点的总结。
其一,富裕的道台。这种类型的道台往往处于重要位置,例如河道监管或者粮草运输,他们手握经济大权,因此挥手间就可以让三品官对其下拜,强悍的甚至能够挑战虚位二品。
其二,地理位置重要的道台。这类型官员刚好赶上了太平天国和洋人入侵,所以危难之际将会出现强大的集权,于是晚清最牛的道台登场,上海道台。
历史记载,上海道台曾经拥有占全国1/5的经济大权,而且拥有当时中国最能打的洋抢队,背后还有洋人撑腰,慈禧都不敢随意乱来。论权力之大,上海道台堪称无人能及。
其三,荣誉道台。这类道台就是《走向共和》中捐款获得的道台。因为清朝的财政早已崩溃,所以包括同治和光绪在内,皇帝疯狂的卖官鬻爵,作为高高低低卡在中间的道台,则成为了最好的特卖品。不过这些捐款的道台,要么是候补道台,要么就是无关紧要的道台,可以刮百姓,但不能有实权。
综上所述,道台这个官职颇有一些薛定鄂的特SE,权力时高时低。明明法律规定了其等级,但因为内忧外患以及时代的变化,这个官职却一直处于不确定中。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台终究只是个辅助官,其官阶瓶颈终究卡在三品之下。这个官职也算是盛世中的官场跳板,乱世之中的立命根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