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家族整整兴旺800年,其后人中出了80个状元、400个进士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能创造这个奇迹,完全得益于范仲淹的个人修为和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身寒门,十年寒窗苦读,一举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曾因直言上谏或与贪腐权贵斗争而多次被贬出京城到任地方任职,一生最高官职为副宰相。六十四岁那年在从青州调任颖州途中病逝,消息传出,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像悼念自己父亲一样悼念他。
范仲淹从小就有志向,有一次他问一位算命先生,看看他能不能当宰相或医生,算命先生问他为什么这样的志愿?他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很感动,立刻告诉他,你有这样一颗心,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范仲淹为官有着优厚的俸禄,但是除非招待客人,家里一般不吃肉,妻子儿女的生活只是维持着最低限度。他将钱财一方面周济有困难的亲戚朋友、乡邻,一方面用大部分积蓄在老家苏州购买了千亩良田,开设了一个“义庄”,供养范氏族人,贴补族人婚丧嫁娶等事宜的用度,接济贫困者,他没有考虑让子孙们靠他的财产过上优裕的生活,考虑的是家乡的整个范氏家族,总的来说是为了长久保障族人的温饱。范氏义庄对受益者和官府来说都是好事儿,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即便改朝换代,范氏义庄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在清朝,范氏义庄还不止一次得到过官府的支持和资助。
在子女教育这方面,范仲淹更是非常严格,教导子女克勤克俭,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的子女各个品学兼优,尤其是节俭的品行在范家蔚然成风。四个儿子中除了老大因病不能为官,其他三个儿子都是当朝高官,老二范纯仁还当了宰相。子子孙孙更是人才辈出。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仲淹家族是个例外,不但超过了三代,且兴旺了八百年!这完全得益于范公生前树立的优良家风和后代子孙的接续传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诠释了范公把国家的利益摆在首位,把人民放在心中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