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国大陆与台湾省各出版过一本《中国历史地图集》,质量都非常高,我们来看下具体请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历史悠久,拥有着古老而璀璨的文明。如果能将祖国荡气回肠的历史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将璀璨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将是功德无量的事请。
古人全面研究我国的历史地理始于汉朝,原因之一是秦朝统一时间太短,而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各自为政,难以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全面有效的研究。
《禹贡》成于公元前五世纪前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新地阐述地理观念的著作。
西汉时期,《山海经》面世,是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研究的一个开创新壮举。《山海经》研究了山、水、动植物、矿藏、风俗、神话等,从各个方面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了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下图是《山海经》古今对照图(局部):
东汉末期至三国时代,不知何人组织编写了《水经》。对我国一千多条河流进行了研究,只可惜作者高风亮节,连署名都没有留下。
随后的南北朝,郦道元对《水经》进行了注解,称为《水经注》。详细介绍了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等,全书三十余万字,文笔雄健俊美。
《水经注》在时间上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上下两千多年。内容包括自然、山川、历史、风俗、人物、神话等。它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历史事件以空间的真实感。
《水经注》比《山海经》更为详细,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接下来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研究进入了地图时代,虽然研究者限于条件,出品不多,流传至今的更少,但是地图时代终究还是来临了。
北宋时期,地理学家税安礼绘制《历代地理指掌图》,上自帝喾,下至宋朝,各代地图至少有一幅,多则五幅,共有图44幅。
下图是《历代地理指掌图》中的《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
《历代地理指掌图》是我国早的一本历史地图集。地图作为历史地理研究的成果跃然纸上,它标志一个新时代来临。
清朝时期,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组织汇编了《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此地图集所标注的山脉、河流、海岸的轮廓已经接近现代的科学测绘地图。
《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中的《禹贡九州图》,黄河、长江以及海岸线,与现代测绘地图非常接近。下图是我们模仿的《禹贡九州图》:
虽然杨守敬的地图集不包含他所处的清朝,而且限于制作条件,地图上的错误和缺陷也不少,但这本地图集仍然是旷世之作。
新中国成立后,制图技术比之前大为改善,中国台湾省和中国大陆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历代疆域的研究。
1980年,由程光裕教授组织主编,中国台湾省台北中华学术院推出了一套地图集,名为《中国历史地图》。
该地图集共绘制地图257幅,一共两册:上册为疆域篇,内容为中国历代版图,有地图59幅;下册为中国历代的主要城市、经济、水利灌溉、交通运输网、社会变迁、手工艺品、战争战役等内容,有地图198幅。
下图是台湾省《中国历史地图》中的《禹贡九州图》:
下图是台湾省《中国历史地图》中的《战国七雄图》:
这套地图集的特点首先是全面,绘制的地图数量非常多,种类也很多;其次是美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形的特点。
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谭其骧教授主编,地图出版社(今中国地图出版社)绘制并出版了《中国历史地图集》。
该地图集共有地图304幅,地名约七万个,是目前最为详尽、细致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下图是大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西汉地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地图,地名标注非常详尽,地图数量同样可观,时间跨越了中国历史的所有朝代。
下图是大陆《西汉地图》中的《交州图》:
历史与地图研究的成果忽然就这样涌现,两岸在这个领域不遗余力地做出贡献,令所有历史地理爱好者击掌称快!
无论是中国台湾省还是中国大陆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其时间跨度的全面新、地图绘制的经准新、地名标注的详细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较两部书,台湾省这部颜SE处理稍好,美观度稍高。中国大陆这部信息量更大,古今地名数量要大一个数量级。
这两部著作问世,历史与地理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一大步。如果非要给这两套中国历史地图集挑MAO病的话,那就是它们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这对孜孜以求学习历史地理的广大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遗憾。
中国大陆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又称《谭图》(谭其骧主编),出版40年来,经久不衰。每年都会更新今地名,历史小说作者首先会购买一套,地图绘制者则作为工具书参考,历史地理爱好者也争相收藏,已经成为历史地图领域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