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俱窜于松漠之间。”——《魏书·契丹传》
东晋康帝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宇文部被前燕慕容皝击破之后,宇文部一路逃匿来到松漠之间,而后逐渐发展成两个部族,分别是库莫奚和契丹。北魏登国三年(388年)时,拓跋珪大破库莫奚,随后契丹与库莫奚分背,一者驻牧于西拉木轮河下游,一者驻牧于上游。
此后,库莫奚和契丹居地时有变化,虽然此消彼长,但也是世代毗邻。一直到唐末辽初时,库莫奚被契丹所吞,而后迅速崛起鲸吞天下。当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但凡提起契丹的话,总会觉得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说它熟悉,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契丹,毕竟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乔峰”就是契丹人。
说到陌生的话,很多人对契丹的了解又仅限于此。譬如说,契丹相当于现在的哪个省?这样的问题你知道吗?
契丹的驻地
谈及先前的问题,很多人可能都觉得会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契丹一族的居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一开始的宇文部分背出来之后,再到后来的辽国崛起,其居住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的。
如果说以库莫奚被拓跋珪所破,契丹人与之分背而开始自称“契丹”为分界线来算的话,那么其最初的驻地就是在今天的西拉米轮河的下游一带,基本上就是内蒙古赤峰市一带。
从这里可以看出,契丹一族最初的驻地地盘并不大,远不如后来那么辽阔。要说契丹相当于哪个省?其实内蒙古就可以将其疆域全部包含在内。不过,有一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契丹一族的驻地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迁的。
譬如说,北魏中晚期的时候,契丹一族的驻地范围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以前,契丹一族的驻地基本上以西拉木轮河与老哈河的交汇为中心,西与奚人接壤,南与营州相邻。
不过一切都在太和三年发生了变化,《辽史》以及《魏书》等史书记载,在太和三年,由于高丽和蠕蠕的B迫,契丹一族南迁到了白狼水以东地带。对比现在的话,也就是辽宁省朝阳市的大凌河以东地带。
契丹的驻地
当然了,契丹驻地的变迁并没有就此打住,虽然南迁到大凌河附近维持了将近70年的稳定状态,但到了隋朝大业年间,契丹一族又开始向北迁徙,返回到了西辽河流域的祖源地,也就是西拉木轮河与老哈河交汇的中上游地区。
彼时,契丹一族的驻地足迹已经在事实上扩大了不少。那么,契丹一族为何要迁回祖地呢?从《隋书》上的记载来看,契丹一族之所以要迁回祖地,是因为契丹族人的急剧增多导致的。
到了唐代之后,契丹一族居住地的拓展变化也颇为频繁。唐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以契丹部设立了松漠府。其居住地为现今的辽宁朝阳市,辖境基本上是整个大小凌河流域。
到了唐高宗年间,契丹一族驻地应该已经北扩到了西拉木轮河上游一带。这一点从薛仁贵大破契丹于黑山的记载能够推测出来。因为黑山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以北13公里处。
由此可见,契丹在这个时候已经占据了整个西拉木轮河流域。到了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时,由于契丹反唐的缘故,其势力范围一度侵占整个营州,侵入河北道的幽、平、定等多个州,也就是现如今的河北等地。
不过后来,因为反唐被平定之后,契丹的驻地范围又回到了北魏初期的范围。以西拉木轮河于老哈河交汇为中心,南至营州以北,努鲁尔虎山北麓一带。到了唐中期以后,契丹的崛起势头已经有了势不可挡的样子。比如说,不断蚕食室韦、库莫奚等族的居住地。
契丹的驻地
唐代之后,契丹族的崛起突然像是爆发了一般,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耶律阿保机。其在辽东崛起一统整个辽东塞北不说,还大肆推行南下政策。后来更是割据了幽云十六州。
对比于今天来说,就是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及北京和天津北部地区。再加上整个内蒙古和辽宁省等地区,契丹一族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张到了一个很夸张的地步。当然了,契丹一族之后的历史大家也都知道,基本上在汴京陷落后晋覆灭之后统一了中原大部,并且建立了辽国。
如果以现在的中国疆域来对比的话,那么可以说当时契丹的地盘已经占据了中国整个疆域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要说契丹相当于现在的哪个省?只能说巅峰时期的契丹,甚至占据了整个中国的北方地区。
不过,契丹一族的疆域达到顶峰之后其领导者耶律德光并没有励经图治,反而放纵族人在中原大地肆虐。此后,辽国在和宋朝、西夏以及金国的交锋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权。公元1125年,辽国天祚帝被金国俘虏,至此契丹人建立的政权被覆灭了。
之后,契丹族大部分融入了金国,成为金国的一份子。至于辽国残部创建的后西辽,则在最后融入了蒙古,并在蒙古征调随军出征时也融入当地人当中。
结语: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重要民族,其最初驻地为西拉木轮河一带,但在后来占据了整个西辽河流域并逐渐统一了整个北方的草原。很显然,契丹的崛起重新调整了北方草原的政治格局。
总而言之,契丹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它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SE。
参考资料:《魏书》、《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