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此时正值桃花盛开,三人请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三弟。
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的故事,后世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到了周朝赵匡胤十个军中兄弟也学起了刘关张,结拜为义社十兄弟,最终兄弟们齐心合力助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宋太祖。
何时结成“义社兄弟”,最初以何人为首,正史都无记载,但十兄弟的名字都有记录: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
其中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韩重赟、刘廷让六人,《宋史》或《东都事略》都有专门的纪传,他们都是后汉时投入枢密使郭威的部下,当时也都是低级军官,地位大体相当。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的请况也与上述六人相似,结成“义社兄弟”的时间可能就在此时。
因为到后周世宗初年,各人发展请况已有很大差异,地位也已相当悬殊。此时“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赵匡胤,而是李继勋。赵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后期得到迅速提拔,成为殿前司的正长官。
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史书记载不详。南宋学者李攸撰有《宋朝事实》一书中记载:“太祖义社兄弟,保静军节度使杨光义,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义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勋,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秦王王审琦,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刘庆义,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彰德军节度使韩重斌(赟),解州刺史王政忠。”这个排列顺序也许就是十兄弟的排行大小的顺序。
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有着亲疏远近的差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可能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参与了陈桥兵变,成为开国功臣。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升迁最慢,与赵匡胤的关系可能较为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