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史中很重要的一个事件,无论他有什么样的说法,一般也认为了近代革命的开端。
这场运动的正式开始与标示结束,前后大概也就十四年,当然,如果从事件的影响与前因后果来说,那还要前加几年,后加几年,这个就看你从哪个角度研究分析了。
战争类的历史事件,必定都是以人为基础,毕竟事在人为嘛。无论成王还是败寇,大兵还是小卒,总有很多的人物话题,太平天国事件也是不例外,单以将领来说,清军一方的向荣,乌兰泰,曾国藩,,,,,太平天国一方的开国六王,中兴四王,,,等等,两方真要罗列起来,就这部分都是一长长的一串串名单。
清军一方不说,就说太平天国中的王侯,现在流传有一种说法,太平天国中被封为王侯的,除了一些多为人知的将领,还有众多少闻的,有说统计出二千七百余名天国王,这种说法,不管真不真实,有没有找到相应的人物,现在已经很难证实,但这说法已经广为认同,不管是正史也好,野史也好,甚至有些地方志也作为话题,提到一二。
而在太平军军队中,被封为官的,更以万计了,这些人物或是默默无闻,或是被深深的记于这个历史事件中,有的被后人反复提起,深究,有的则被一笔带过,甚至不被提起,反正随着这太平天国的平息都成为了现代的谈资了。
太平天国中常被后世提起,从头到尾那些主力当打的众王中,细读之下,也会发现,他们多为广西籍人物,几乎都是那些金田起事时老兄弟,而其他省籍的太平军将领则很少有提及。但是,因为太平天国在当时社会的地位是属于反方,加上事件平息后,清廷文网严酷,为了避开麻烦,地方,家族都不敢记下人物事迹,更不会认领,造成了现在关于这些人物的记载有些模糊,有些方面说法有很多。
最显著的,就是这些人物的出身地了,也就是籍贯。
自民国以来,有很多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学者,研究的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为后世带了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有正史的,也有野史的,但是由于从太平天国覆灭到太平天国成为学术话题,间隔了近半个世纪,那半个世纪也正是社会变革,动荡的几十年,本身清朝对太平天国的事请也有忌讳与抵触,所以,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史料有缺失,残缺之中,又经各位学者的不同理解与解说,慢慢的,就造成了很多学术上的冲突。
闲翻广西各地的地方志,就会发现不同地方,不同时期,各地方间对这些天国人物记载都有所不同,不过再怎么不同,即使这些人物的籍贯有广东说,广西说两种,但在广西说中,区域也还是比较集中的。
以八十年代广西各县的县志记载为例,太平天国常提到的,名气响一些的人物,主要集中在桂平,贵县(贵港),平南,武宣,藤县,鬰林(玉林),北流,博白,陆川,象州(县),武缘(武鸣)十一个县。
除了这十一个县,其他地方就没有参加过太平天国的主要人物了吗?也不是,晚清时期,因为时局矛盾问题,在太平天国爆发前后的十几年间,也就是1840年~1870年间,就广西境内都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与太平天国新质类似的武装队伍的,他们也是和当时的清政府对着干。
这些武装起初的规模都不见得比太平军小,给当地和周边带来很大的影响,但从最后结果看,相对来说,他们的格局偏小一点,思想上只限在原籍周边区域,很多队伍都是因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环境,被官府B得没活路了,只好起来闹闹,他们结构简单,意愿简单,没有什么明确的长远目标,更不用说政治纲领之类了,到最后,也只成了“宁做地头蛇,不做他地龙”的一些地方势力,在各自的周边一亩三分地各闹各的。
不说其他区域,就说这十一个县周边,1851年前后,也存在着多支武装,如昭平的古今四,容县的范亚音,贵县的邱二娘,他们声势起来后,都和太平军有过接触,并一度归隶交流过,但最后选择不同,昭平古今四觉得不受重视,于是离队独自回乡自立;容县范亚音不愿跟队北上,留在当地,最后大成国来了一起闹,也是若即若离的;贵县邱二娘则是其部下受不了太平军那套制度,不愿受约束,也退出了;
甚至在太平天国爆发之前的1850年,还有武宣的陈亚贵,武装声势更是攻下修仁,荔浦等地,不过他声势正猛,也不太会注意后来的太平天国团营,估计也看不上这后起的太平天国,最后也是早早落幕,而他也不会料到,他覆灭后不足半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起来了。
总的来说,在1840年到1870年三十年间,不说全国,也不用说全广西,就这十一个县及周边范围 内,就出现过几十支这样的反官府队伍,历史对这些队伍,这些人物也有着不同的记载。最后结果也只有三种。
一跟了太平军的,不说永留青史,那也是留下重重一笔;
二跟了大成国的,不说重重一笔,那也是成为一时的话题;
三跟谁都有保持距离,自立为主的,都是影响甚微,也不成话题,就少人听闻了。
而在八十年代广西各县的县志记载的太平天国人物,都是相对有点地位,影响较大,对他们都有简单的人物传记,各县加起也有三四十位,而那些因为裙带关系,对太平天国影响小,或是没有什么可说的,都没有收录。像传说的二千七百余个王,不说这数字真不真实,总的来说肯定是有一定数量的,无论是1000好,2000好,当中必定有很大一部分是广西籍,这些人成不了课题,所以各地县志中就不记这些人物了。
但各县的记录,根据各自找到的不同史料,对于同样是一位人物,都各有讲述,各说各话吧。这实际上就是太平天国人物的一个常见话题了。在《
桂平人文:太平天国在桂平之三——金田起义的本地籍王侯
》一文中,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
也提到过,太平天国时期是最多,最集中出现有籍贯争议话题人物的历史时期,名噪一时的太平天国各位王侯,却很多籍贯出身不明,这当中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后来各县编写方志时采用,引用前人研究资料版本不一样是其中之一。
以下仅以八十年代广西各县统编地方志原版为例,分述太平天国人物的籍贯分布:
桂平:
无论影响力大小,桂平列出了总有四十几位天国王,其中有传记的,也就十余位,嘏王卢六紫荆山高坑冲人,西王萧朝贵祖籍武宣县东乡,其父紫荆山田村,其母鹏隘山的瑶民,吴王梁立泰,厚禄一里白沙圩人,烈王曾天养,宣二里古林社村(今金田茶林村)人,祝王吉文元,桂平瑶族,曾王黄益云,宣一里古莲村(今金田莲洞) 人,求王林凤祥(翔),白沙人,(桂平旧志讲是贵县人),东王杨秀清,平隘山人,北王韦昌辉,金田村人,燕王秦日纲,厚禄里祝多塘村(今厚禄乡莲祝村,另说是贵县人),补天侯李俊良,金田平山村人,卫天侯黄玉昆,大湟江白沙村
贵县(贵港):
翼王石达开, 奇石人,顺王李春发,武乐人,遵王赖文光,大圩人,匡王赖文鸿,大圩人,就王黄盛爵,庆丰人,觐王黄为正,庆丰人,国宗石凤魁,石镇仑,石祥祯,石镇岗,石镇吉,奇石人,丞相李寿辉,李寿春,贵县人,丞相黄盛坤,庆丰人
平南,
豫王胡以晃,平南县官成区新平乡人,赞王蒙得恩,大鹏乡花王水马铃村人,殿前侍卫莫仕暌,壮族,平南县鹏化里界冲坪村人
武宣,
西王萧朝贵,壮族,河马乡下武兰村人,天朝元勋曾水源,武宣县东乡人,武状元覃贵福,壮族,河马乡那沙村人。
藤县,
英王陈玉成,五十八都大黎里(今大黎镇)西岸村人,忠王李秀成,五十八都大黎里(今大黎镇)新旺村人,扶王陈德才,五十八都大黎里(今大黎镇)上巷村人。侍王李世贤,五十八都大黎里新旺村人。来王陆顺德,五十八都大黎里古制村人。
鬰林(玉林),
启王梁成富,玉林市人。
北流,
听王陈炳文,清代北流县人,
博白,
剿胡侯朱锡锟,博白人,堵王黄文金,黄文玉、昭王黄文英 , 今文地镇汉平村人。
陆川,
奏王赖九,古城乡陆因村人。
象州(县),
西国罗际隆,中二军女军师罗廖氏,夫妻,壮族,妙皇乡盘古村人,慕王谭绍光,壮族,百丈乡三婆村人 (一说中平乡石龙村人) 。偕王谭体元 ,象州人。夏官正丞相何震川,百丈乡新寨村人,节王覃瑞麟,壮族,妙皇乡大梭村人,
武缘(武鸣),
求王林凤祥,壮族。太平乡林渌村人。一说广东揭阳 人,一说广西桂平人(桂平旧县志说是贵县人),靖王李开芳,壮族。两江乡龙英村大李屯人。
各个时期对历史人物传记的记载不同,讲到底是和当时环境有关,和写传者接受历史资料多少,理解多少有关。对于现在对同一历史个人的不同记载,学术上争论,人家是要找很多历史资料的,有的还会实地走访的。
这些历史话题,对于地方宣传来说,增加了地方人文,旅游啊,文化啊,都是有好处的;对于是普通人看看就好了,毕竟只是茶余饭后看到的一篇文章,一地记载而已。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
也是一样,现在只看广西各县的各种版本地方志,上面怎么载,也就怎么说了。
我在桂平,我是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
桂平:太平天国故里的新展示
桂平人文:太平天国在桂平之一——金田起义的宣传
桂平人文:太平天国在桂平之二——金田起义的记载
桂平人文:太平天国在桂平之三——金田起义的本地籍王侯
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一
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二)——大成国王城遗址话今昔
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三)——立国之战,官府的抵抗
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四)——盛极一时,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