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汉
宋 昌
生卒年不详。山西介休人。
助刘邦之第四子刘恒登帝位,称孝文帝,
使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盛世。
明君治臣迎盛世,辨析大势举代王。
赢得满朝俱拥戴,“文景之治”重辉煌。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时有开明盛世出现,古有“三代(尧、舜、禹)圣治”,商有“武丁中兴”,周有“成康之治”,汉有“文景之治”,唐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所以出现这种国泰民安、万象更新的国运,究其根由,概出于君是明君,臣是治臣。缔造“文景之治”的孝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便是一位明君,而刘恒之所以能登帝位,整乾坤,创伟业,却全赖宋昌的英明卓识和鼎力辅助。
宋昌是楚上将军宋义之孙,初从刘邦起山(崤山)东,刘恒被封为代王(都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宋昌任代王的中尉。孝惠帝(刘邦次子)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分封诸吕为王,控制南北军。及吕后死,吕禄、吕产衣发动叛乱夺权,被太尉周勃平定。诸大臣议立新君,认为代王是最合适的继位人,“代王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刘恒母为薄后)谨良。以仁孝闻天下,便(顺理)”,遂派人至中都迎代王。
代王心存狐疑,垂询左右郎中令,张武等人皆曰:“汉大臣皆高帝(刘邦)时大将,习兵,多谋诈,今诛诸吕,喋血京师,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变化。”唯宋昌远见卓识,拨云见日,对形势作了偷辟的分析。他力排众议,劝导代王说:“群臣之议皆非也。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卒践天子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磐石之宗,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王,擅权专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今大臣虽衣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耶?方今内有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均为刘氏子孙王封地)之强。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大臣因天下之心而衣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宋昌所论,使代王顿开茅塞,即派亲舅薄昭往见绛侯周勃,周勃重申迎立代王之衷意。刘恒确认朝中大臣的意图已无可置疑,笑对宋昌说:“果如公言。”遂命宋昌护驾,奔赴长安,接受群臣欢呼拜谒,登上汉朝第三代皇帝的宝座。
汉大臣对代王没有看错,宋昌对代王的品评定格也全然正确,“考汉代诸帝,最以文帝为得君道”,汉文帝确实是封建社会中少有的一位好皇帝。他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免除天下农民租税凡十二年,从而使土地开辟,生产发展,人口增加,社会富庶。
《史记·平准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串钱的绳)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至腐败而不可食。”文帝还废连坐,除肉刑,使民不被冤,罪者能改造自新。他亲耕籍田,力行节俭。“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饰无所增益。尝作露台,召匠计之,值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何以台为!’上常衣祶衣(粗劣之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文帝时代人民有幸,当感恩文帝,也当感德宋昌。
宋昌因其表现出的卓识和胆略,被拜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封壮武侯,但这都无关紧要了。他早已立下了可歌可颂的历史勋业,封侯拜爵,又何足道哉!伯乐识千里马,千古传颂,但他毕竟未使千里马解TUO困轭;宋昌不仅识德识才,且使德才兼具者得其位,展宏图,造福黎民。宋昌比之伯乐,伟大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