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国
李牧
(公元前283—前228年)。山西襄汾人。
赵国大将,防守赵国北陲,
匈奴十数年不敢南犯。后统兵抗击强秦,
赵王中离间计,杀害了李牧,
自毁鼎柱,三个月后赵亡。
身为大将守边疆,文韬武略固国防。
昏君听谗毁鼎柱,不出百日赵国亡。
李牧,战国晚期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郡)雁门,备(防备)匈奴(侵掠)。”(《史记·列传第二十一》)
匈奴一直严重威胁着赵国的生存,赵王派李牧长期驻守雁门郡(今山西西北部),戍守赵国北部边疆。李牧身为赵国大将,深谙兵家韬略,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他根据边防实际需要设置官吏,将当地全部岁入用作军费,厚待军士,每日宰牛数头犒劳士卒。他常年不懈地教军士习骑练色,提高骑术和色技,并严守烽火,加强警戒;又多派间谍,探察敌请,掌握敌方动向。他颁布军令:凡匈奴来犯,立刻森严壁垒,保护百姓,有擅自出营捕捉敌散兵游勇者,立斩勿论。
如是数年,赵国北疆平静,黎民安宁。由是匈奴以为李牧胆怯,赵国军卒亦认为主将软弱。赵王闻之,责李牧,李牧胸有克敌定策,故而依然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相代。
新将到任,一反李牧既定战略,匈奴来犯,必迎战,但多失败,损失伤亡惨重,边疆人民不能正常进行畜牧和农业生产。赵王复请李牧,再三,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仍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允之。
李牧复出,将士日受厚赏,纷纷请命,愿誓死一战。李牧见战机成熟,遂经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色手十万,经兵五万,严格演阵草练;然后布置百姓满山遍野自由放牧,匈奴见状大喜,派一股人马前来劫掠,赵军佯败,丢弃人马数千,匈奴单于便亲率大军南侵。李牧布奇阵,左右夹击,杀匈奴军十余万骑,灭詹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遁逃。其后十余年,匈奴再不敢寇边。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年),老将廉颇流亡魏国,赵王遂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派桓齮为将攻赵,进B赵国都城邯郸,赵将扈辄被杀,十万赵军殒命。在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机关头,赵王又派李牧迎击秦军。李牧列营于肥累,置壁垒,坚守不战。后,乘秦军不备,分兵三路,夜袭秦营,秦军措手不及,遂大溃散,赵军获大胜。李牧西抵强秦,南御韩、魏,因战功赫赫,受封武安君。
赵王迁七年(前232年),秦令大将王翦率军三十万,再次攻赵。李牧奉命以大将军衔统兵抗击,屯军灰泉山,连营数里,军威大振,使秦军不敢冒进。秦国深知李牧不可战取,便派间细王敖,施反间计,以重金贿赵王宠臣郭开,郭开诬告李牧谋反,赵王不察,派司马尚为钦差到赵军帅营宣布撤除李牧前线最高统帅职务,以颜聚代之。李牧知个中有伪,拒受命,对司马尚说:“两军对垒,国家安危,系于一将,虽有君命,吾不敢从。”赵王遂派人乘其不备,捕杀了这位忠心耿耿的赵国捍卫者。史家有诗叹曰:
却秦守代著威名,大厦全凭一木撑;
何事郭开贪外市,致令一旦毁长城。
三个月后,因颜聚无能,为秦军所败,赵王迁被虏处死,自毁鼎柱的赵国也就覆灭了。赵国人民愤然曰:“前,秦之不能并赵者,以牧在也。今李牧亡,赵迁随亡。”
李牧被害后,其子李荣负父骸归葬,庐墓称孝。今襄汾县孝村有李牧将军墓,有碑记其事。今又整修一新,巍然雄伟,辟为游览胜地。千古忠良,多有人前来吊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