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句子看似是在说一部文学,实则也是在揭示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这想法很大程度上又与他人的不同,所以每个人也都愿意为捍卫自己的想法赴汤蹈火。
而每个人都这样想,就自然免不了一场场的争论,像这样的想法之间的争论在战争则就显得更加重要,毕竟一支队伍里的长官有很多,想法也就有很多,可最后只能选择一个来执行,同时还要把全军将士的生命都放到这一个小小的想法里,足以见得这想法的举足轻重。
在1946年的中原突围战中,我军的几位首长就因为突围方向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战场外是步步紧B的国民党军队,战场里是等待着命令殊死一搏的战士们。
争论到最机烈时,副司令王震与王树声居然还掏出抢来,那最后他们争论的结果如何?战争结果又如何?这场战争又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值得他们的争论呢?
王震
中原突围的背景
1946年6月26日,这一天是中原突围作战开始的日子,而要说起这场战役,还要把时间向前推进。
1946年本应该是国内局势趋于稳定的一年,那时的日本刚刚投降,我国虽然靠着千万万华夏儿女的奋战而成为胜利者,可仍旧元气大伤,所以当时的请况下内战显然对于哪一方都没有好处,为了能达到国内和平的目的, 国共双方还在1946年1月签署了《停战协议》。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战争可以暂停时,局势却发生了变化。
自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就大举向着我国的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开始进兵,想要率先占领各大重要的战略枢纽,同时调集多方军队,想要一点点的蚕食掉中原地区。
因为《停战协议》的存在,加之不想发生内战的愿望,共产党方面多次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交涉,希望他们能停止这一违约的行为,可国民党军队却对此置之不理,只是继续从各地派遣兵力到中原地区,其意图十分明显。
1946年的6月下旬,天气炎热,但国民党军队进军的热请却丝毫不减,此刻中原战场的西、南两面已经满是国民党军队,大约30万人驻扎在中原的一个个方向,一副誓要一举消灭共产党中原地区军队的样子。
1946年的6月26日,在这一天,蒋介石单方面撕毁了《停战协议》,他这一行为已将无疑是扯下了自己的伪装,将背后的意图袒露在了世人面前。
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围攻着中原地区6万人的共产党军队,他们的目的明显是要靠着武力包围全歼这里的共产党势力,一旦这里的队伍被敌人消灭,那么就无异于让敌人打开了进攻我军其他地区的通道。
在这样的请况之下,我军决定暂时放弃中原地区,进行突围,到后方保存实力,时机成熟时再与敌人一战。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这场意义重大的突围战打响了。
拔抢相向的副司令
如今,敌人的意图十分明显,假如继续与他们语言交涉,那就是把刀子递到了敌人手里,而蒋介石悍然撕毁协议的行为,更无异于宣告了内战的开始。
那时的共产党军队虽然兵力少、装备也不好,但是却有着一股子敢打敢拼的劲,战士们一个个都做好了随时厮杀的准备,哪怕是用血染,也要染出一条路来,可这时最重要的问题也来了,要往那个方向去呢?
在战争里,兵力部署计划绝对是重中之重,一旦掌握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就等于知道了敌人的弱点,那样即使是再坚固的包围圈,也可以撕出一个口子来,然而这事却并不简单,大部分的时候,敌人兵力部署的细节根本无从知晓,想要敲定计划,只能靠猜。
那时的请况下,我军已经知道的信息里涵盖了一部分的敌人兵力部署,比如在包围圈的南面和西面均有敌人的部队驻守,而包围圈的北面和东面均有我军的其他根据地,只要突破了这一路上敌人的关卡拦截,那么就可以和大部队汇合。
王树声
所以当时的中央军区指挥部里主要有三种声音。
第一种,来自军区司令李先念,他的想法是要部队集中兵力,向东面挺近,撕开敌人的包围圈,因为那里比较靠近新四军的主力部队,打起来也有个照应。
第二种,来自军区副司令王震,他觉得现在的部队应该向北面进军,在那里实施突围,那里离太行山区的刘邓大军比较近,关键时刻也能得到支援。
第三种,是由军区副司令王树声提出来,他觉得敌人一定会想到既然我们在北、东两面有其他兄弟部队,我们就一定会从这两面实施突围,所以他们会把重兵都放在这两个地方。
如果我们贸然向着这两路进军,恐怕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啊,所以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向着已经出现敌军的西面突围,毕竟兵力只有那么多,其他地方多了,这里就少了。
而且只要突破敌军的包围,就可以与附近根据地的友军汇合,即使不行也可以到达武当山地区,这里层林叠嶂,适合我们这些打游击出身的部队。
李先念
这样的三种想法在这小小的指挥部里碰撞出了机烈的火花,毕竟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是用全军上下所有将士的新命来当作“筹码”的,三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最适合当前的请况。
争论到最机烈的时候,王震与王树声还一度拔出抢来,虽然没有要动手的意思,但也让氛围变得十分的凝重。
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将三个想法都提交给中央,让中央来做决定。最后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王树声提出的向西前进的想法,并且做出了具体详细的指挥。
王树声
这次突围的重点是中原军区的部队向着西边突围,所以为了混淆敌人的视听,还特意派出了一支皮定钧领导的小部队向东进军以达到吸引敌人、牵制敌人的目的,为大部队的突围争取时间。
同时大部队分成多队向西进军,这次突围战最好的结果便是大部队向西突围成功,平安到达目的地与友军会合,建立根据地,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标,也可以在地形占据优势的地方进行部队擅长的游击战。
就这样,一支支队伍都有了自己的分工,也就有了方向,一场关乎数以万计将士生存关乎革命胜利的突围战打响了。
皮定钧(左)
向西前进
整场战役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主力部队被分为左右两路,分别向着西面进行突围作战。
右路部队约1.5万人,由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进行指挥突围,一路厮杀,昼夜兼程,最后成功在敌人铁桶般的防御之下撕出了一道口子,与在陕南地区活动的友军会合,并在八月初建立了豫陕鄂游击队,完成了突围目标。
左路部队由王树声负责领导,兵力一万余人,他们与右路的突围过程相似,也是在经历了各种战斗后,成功地突破包围圈与江汉军区的友军在房县西南地区会合。
副司令员王进则带领着第359旅和干部旅这两支部队,从柞水沿路向北挺进,在冲破敌人包围后,进入了陕甘宁解放区。
伴随着其它各个部队撕开包围圈,或与其它部队会合,或已经成功进入深山中原突围也一点点地落下了帷幕。
虽然我们听来这战争过程简单,但战争的难度却是可想而知的,在能查询到的资料里,我军的将士有一万余人被留在了突围途中,成了安睡在祖国土地上的烈士。
中原突围战役有着它独到的意义,它是国民党军队公然开启内战的证据,而我军的出SE表现也拖住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步伐,同时这场战役也是解放军日后想要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铺垫,更是决定着中国命运的最关键阶段。
在1946年9月12日的《解放日报》中这样写道“这三个胜利,对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而这句话中的“这三个胜利”指的就是中原突围、苏中战役、陇海线大捷这三次战役,足以见得中原突围的意义所在。
整场战斗的胜利,离不开的就是当时对于出兵路线的选择。虽然我们现在仍不知道敌人在其他方向排兵布阵的多与少,但从那时的请况看来,向西边突围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但这并不是说其他长官的其他想法是错误的,毕竟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他们所提出的每一条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而他们的之间的争论,与其说是在争执,更像是在辩论赛场上的博弈,无论输赢他们都是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坚持,而他们心中最统一的目标都是让中原军区的队伍TUO离险境。
时至今日,中原突围战役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一场又一场值得我们铭记的战役之一,而王震与王树声为了突围方向而发生的争论,更是让人觉得有趣又深刻。
毕竟在他们看似机烈的争斗之下,所隐藏的都是一颗想要帮助战争胜利,想要减少伤亡的将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