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末农民起义
隋亡原因:秦、隋都亡于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原因在于“三役”沉重:赋役、兵役、徭役。隋朝在洛阳周围大建粮仓、征集粮食储备,对百姓赋税剥削沉重;修大运河、营建东都、筑长城,徭役沉重;而隋炀帝征高丽,消耗大量物资兵力,广征民夫运送物资器械,民众由此逃亡山林、聚集反抗,成为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 隋炀帝三征高丽概述(611-614):第一次惨败,国内农民起义兴起,第二次因国内杨玄感黎阳反叛(613)而退兵平叛,第三次高丽王求和,隋军退兵。
611年山东王薄首义,北段运河一带小股义军并起,聚集山林沼泽,河北窦建德、河南瓦岗寨等,山东义军被官军进B余部转战江淮,余部后期被兼并,如:孟海公后期并入窦建德。瓦岗军于616年攻占荥阳,击败官军进围洛阳,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从者云集队伍壮大。
隋军救援洛阳:隋炀帝巡视边塞遇突厥南侵、雁门被围后于616年再次巡游江都。617年,令各地隋军解救洛阳,涿郡薛世雄、淮南王世充等,结果薛世雄军在途中被河北窦建德农民军伏击溃败,附近州县饥民归附义军壮大。洛阳一带的隋军由王世充指挥,拉开了瓦岗农民军与隋军主力在洛阳外围的拉锯战。
豪强并起:617年,隋朝地方豪强并起,山西马邑(今朔州)刘武周、晋阳李渊、陇西金城薛举、凉州武威李轨、朔方(陕北甘肃)梁师都、江陵萧铣等。
李渊直入关中:洛阳隋军主力与瓦岗农民军双方争夺粮仓,关中空虚,李渊联合突厥以称臣纳贡换取马批,起兵南下于617年11月进入关中,扶植傀儡杨侑,自称唐王。
江都兵变、李渊建唐、瓦岗军兵败王世充:隋炀帝护卫禁军怀念关中家乡,拥戴宇文化及于618年3月兵变,缢杀杨广,之后北上。618年5月李渊称帝建唐,宇文化及北上途中被瓦岗军李密阻击,占聊城。618年10月,王世充、李密决战,李密部众溃散大败,李密逃亡降唐被杀,瓦岗部将降王世充,程知节、罗士信、秦琼、裴仁基、单雄信等人。
江淮义军:原山东义军被官军进B转战江淮,各占城池分为数部。孟让曾占盱眙,被江都丞王世充击败,北投瓦岗军。杜伏威(济南章丘人)占高邮、历阳(今和县),割据一方。李子通(鲁南绎县人,参加长白山起义军)占苏北东海,南下击败江都隋军余部陈稜占江都(619年),后渡江夺取江南,与吴郡沈法兴争夺,先败后胜占余杭。
二、李唐巩固关中、削平群雄
陇西薛举、薛仁杲:618年冬,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击败进B关中的薛举、薛仁杲父子。
山西刘武周:619年,凉州李轨被部下抓至长安被杀。王世充废傀儡杨侗自立,国号郑,杀准备反叛的部将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李渊派裴寂、宗室李神通分路征讨山西刘武周、关东宇文化及等,两路唐军皆败,之后宇文化及又被窦建德攻击俘杀。刘武周联合突厥骑兵,派部将宋金刚南侵,李元吉由晋阳逃回长安。李世民后续唐军至晋南柏壁,619年冬,击败宋金刚,俘尉迟恭。
中原王世充、窦建德:620年夏至621年春,洛阳、虎牢之战,李世民统军击败王世充、窦建德。先进占河南外围各地,虎牢关击败并俘虏窦建德,进围洛阳,王世充降。
江陵萧铣:620年,唐军进驻夔州备征江陵萧铣,以宗室李孝恭为帅、李靖为行军长史。621年,顺流而下进围江陵,萧铣降。当年在长安与窦建德、王世充皆被杀。
河北刘黑闼:621年,窦建德被杀后刘黑闼率河北义军重聚河北洺州,击败唐军李神通。621年冬至622年春,洺水之战李世民统军击败刘黑闼,唐将罗士信城破被俘杀。622年至623年初,刘黑闼自突厥借兵再起,唐军三易主帅李道玄、李元吉、李建成,最终平定。涿郡隋将罗艺与唐军夹攻刘黑闼,投唐受礼待镇守泾州,因是“太子党”,李世民继位后反叛兵败被杀。
江淮辅公袥:江淮义军兼并,621年杜伏威击败李子通解送长安,次年杜伏威入朝,留长史辅公袥守丹阳。623年辅公袥称帝建宋,唐军李孝恭、李靖等水陆军数月作战,624年平定江南。
朔方梁师都,联合突厥割据一方,628年唐军进B下被部下所杀、部众降,唐朝以其地为夏州。
三、军事、地理、人物解读
唐朝能削平群雄的原因:关中基地相对稳固、生产也没大的破坏,兵力、物力相对充足;借得突厥骑兵,骑兵战场发挥重要作用;正确的军事策略,前期坚壁不战,待敌粮尽士气不振时反击,李世民对战薛举、宋金刚、刘黑闼都是这种战略,且都是对峙到冬天出击,敌军前期锐气盛,唐军不敌,但粮食不足后期士气下降。
义军起家-山林沼泽:初期小股义军藏身聚集之地,如:王薄等-山东长白山,济南东北邹平、章丘一带;窦建德-高机泊,旧漳水所汇、河北山东交界,芦苇丛生;瓦岗寨,滑县南。
隋将简介:张须陀、来护儿(618年江都兵变身死)、杨义臣(617年病死)、裴仁基等,平定张金称、高士达等义军。张须陀,616年攻瓦岗军兵败战死。裴仁基,617年被瓦岗李密招降。部分隋将降于唐,如:屈突通,留守关中战败降唐,参与征王世充。洛阳王世充,隋官吏,通法令条文,隋炀帝提拔为江都丞、江都通守,淮南征兵镇压义军起家。
瓦岗英雄:
(一)组成分析:翟让、单雄信、徐世绩为瓦岗早期旧部;程知节(原名咬金)、李密、王伯当(李密亲信)后期加入;罗士信、秦琼(字叔宝)、裴仁基为隋朝兵将,降于瓦岗李密。 1.单、徐为鲁西荷泽人;程为鲁西聊城人,隋末组织武装护卫乡里,后投瓦岗受李密重用,领护卫经兵。2.罗、秦为济南历城人,参军征讨农民军。3.李密出身西魏、北周贵族后代(祖上李弼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好读书有才学,与隋贵族子弟杨玄感(杨素之子)交好,杨兵败后流亡、加入瓦岗,有敌深入击败隋军壮大瓦岗,称魏公。617年火并翟让,招抚单、徐。
(二)人物经历分析:由瓦岗义军-王世充-李唐王朝,个人经历命运随大势成败而起伏变化。1.首领身亡,如:李密及随从王伯当。2.部分将领牺牲于政治、军事斗争(反叛、被俘杀),如:裴仁基父子(王世充)、单雄信(李世民)、罗士信(刘黑闼)。3.部分将领投新朝、立功得善终,如:徐世绩、秦琼、程知节。徐世绩以黎阳仓降唐,且有谋略最受重用,参与征突厥、辽东;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居家,因伤所致病死;程知节在高宗时统军征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因屠城敌军远遁,唐军无功而返,免官退休。
民间演义中人物形象评价:
1、为教化效果“多向善别作恶”,人物塑造方面“是非善恶”往往绝对化、对立分明,好人全是好的、没做过坏事,坏人全身坏、无优点,这不符合客观实际,应辩证看待。如:秦琼、罗士信虽为瓦岗勇将,但出身隋军,曾参与镇压农民军;李世民杀单雄信,明君也有个人仇恨,不一定心胸完全宽宏大量。
2、为凝聚彰显“智慧”,启迪人的才智、思维,团队中往往设立一个专门的军师,这当然也不符合事实,智慧往往是团队的结晶,只是个人程度不同而已。如:徐茂公在演义中为军师,而历史人物徐世继是个有一定文化与谋略的将领。要能做独挡一面的将领当然得有一定的军事谋略,不然只是有勇无谋的莽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