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起,可能人们对他最大的印象还是停留着长平,不可否认长平之战作为战国后期的决胜战役,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单纯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讲,白起的成名之作,伊阙之战或许更加不可思议。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意思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
可见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想要能够围歼敌人,打一个歼灭战,至少需要十倍的兵力。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战役,其实都只能称之为击溃战,一战而溃敌,绝大部分杀伤都是在追击的过程中造成的。
包括闻名于世的巨鹿之战、垓下之战、后来的什么淝水之战等等,其实都是如此,不过是击溃,远远说不上全歼的地步,正因为如此,伊阙之战在军事上的地位才越高,白起的战神之名才越发闻名。
《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衣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衣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仅仅如此的描述当然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伊阙之战白起究竟是怎么打的这么经彩的。
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秦国向关外出击,老将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年轻的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
韩国不甘受秦欺凌,联合魏国,两国发倾国之兵,并得到东周支持,集结起优势兵力,开往伊阙,准备与秦军决战。而此时秦国虽然国力强大,但是国内不稳,一方面是蜀地刚刚平定还需要重兵镇压,另一方面是秦昭王和太后一系的矛盾越发突出。
正所谓主少而国疑,诸侯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来进攻秦国。
伊阙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是环绕洛阳的八关之一,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
诸侯联军达二十四万众,即使抛去可能有的水分,以及民夫后勤等等,可作战的兵力至少也应该有二十万之众,而秦国的兵力至多可以出十万,还要防守函谷关等秦国东侧的大片领土,可以说是可弱势了。
因此按照秦昭王和秦相魏冉的想法,应当是固守宜阳、新城等据点,不断派遣少量援军压迫韩魏联军,拖到对方撤退,以保住既得的战争成果较为稳妥。
但是白起不这样想,作为他成名的第一战,他注定要打的出SE,打的震惊天下。
联军势大,但是秦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强,士气旺盛,因此战胜对手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割包围,造成局部的优势兵力逐个突破,这也是白起选择的方式,但是难点就是如何在宽窄不过数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对手分割包围。
设疑兵以待韩阵”,即摆出要在伊阙前方与联军长期对峙或直接会战的架势,多张旌旗,增加炊烟,M或联军。因为白起抢先占领高都堵住伊阙出口,不敢冒险出击。
加上白起当时年轻尚未成名,联军的主将公孙喜对秦军失去了警惕。此外,白起应当还对伊阙口的韩军发起了数次试探新进攻,而被韩军强弩击退,越发令联军不再生疑。
“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应当指的是挑选经锐奔袭迂回,抵达在倒三角形平原地区布阵的魏军后方。白起亲自率领经锐部队,绕过龙门山谷,穿过起伏崎岖的地形,奔袭百里,清除沿途的暗哨斥候,无声无息地抵达魏军后方。
当时,魏军驻扎时分为前军、中军、后军、左军、右军,秦军最先攻克的必然是在最后方的后军,也以此获得了魏军囤聚的粮草辎重,这样一来军心就会开始动摇。
魏军各营被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个击破,而后败兵汹涌挤向南方,这就造成了战场上最恐怖的效应,崩溃的队友冲垮了自己的阵型,加之韩军本身的战斗力较弱,只能凭借强弓硬弩和地势在正面击退秦军,面对从后面突破的魏军败兵和秦军机会立即溃败,最终全军覆没。
这时在伊阙谷地南口留守的大部分秦军就起到了堵塞出口并夹击的作用,最终在这个狭窄的地形造成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歼灭战。
联军主帅公孙喜都在此战中被俘,可以说魏韩两军几乎全军覆没。即使有少数幸存者也绝对数量不多,即使是司马迁的史记中都记载了斩首二十四万。同时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扫平秦军东进之路。而这场以弱胜强的歼灭战更是堪称旷古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