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
武庙,民间又称武成庙,是历朝历代所祭祀武将的地方(自唐朝开始直至清朝)。武庙诞生后的标配为1王1圣10哲72将,而今天我们的主角儿就是这10哲(也都是武将),在文章开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武庙里都有谁。
1王是指圣王姜太公(姜子牙),1圣指的是亚圣张良(与10哲重复),72将则是指,上到春秋战国时期,下到元明清时期的72位著名武将。不过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武庙里所祭拜的武将虽然整体数量没有变化,但因为皇帝的喜好不同所以可能会出现人物的更替,因而很多朝代的武庙祭祀者是不一样的(比如宋朝),但昊童今天举得例子是最开始的唐朝版本,所以也不牵扯这些。
武庙十哲第一位:武安君白起(左列)
战神白起的故事相信每一位了解历史的老哥应该都清楚,毕竟他的威名实在是大的有点吓人。白起首次出场是在秦昭襄王13年,以左庶长(秦国20等爵位的第10级)身份攻打韩国,战胜。而后白起凭借自己与丞相魏冉(秦昭襄王的舅舅)的好关系而成为秦军主将,从此以以后凡白起指挥的战斗秦国就没有输过一场。
但晚年的白起因为功高震主而被新任丞相范雎陷害,最终被秦昭襄王赐死在杜邮。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白起在宋朝时期曾被宋太祖赵匡胤移出武庙,理由是: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武庙十哲第二位:淮音侯韩信(左列)
国士无双的兵仙韩信绝对是研究我国历史时,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昊童总觉得,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的汉朝压根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哪怕是有张良和萧何。韩信的主要功绩是在项羽灭秦后投靠刘邦(原为项羽属下),并为刘邦灭三秦,魏,代,齐,赵,燕,楚等六国,让刘邦几乎没有费太大力气的就坐上了汉高祖的位置。
韩信与白起一样也是一位悲剧英雄,他本来可以用三足鼎立(刘邦,项羽,韩信)的方式让自己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但他拒绝了这一切冰果断的投向刘邦的怀抱。然而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以谋反的理由将韩信有杀并夷灭三族(在此之前就已经取消了他的王号与封地)。
武庙十哲第三位:蜀汉丞相诸葛亮(左列)
可能会有老哥不明白,诸葛亮不是一个文官吗,怎么会在武庙里还有这么高的地位?首先昊童得为大家解释一下,武庙10哲的选取不一定全看战功,还得看战略,治军以及当时成就。如果说韩信是研究我国历史的一位无法绕开的人物,那诸葛亮同样如此,而且在地位成就上甚至要高于韩信。
诸葛亮的战略就不用多说了,刘备的地盘如果要算的话几乎每一块地都和诸葛亮有关系,治军那就更不用说了,反正在昊童看来蜀汉军队的最强时期应该就是诸葛亮的北伐时期(不算武将),虽然没有太大效果,但这也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系。最后说成就,诸葛亮相比武庙十哲里的其他人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他接手的蜀汉是南中,汉嘉造反,东吴曹魏虎视眈眈,民政更是惨不忍睹。所以说,诸葛亮位列武庙也是请理之外,意料之中。
武庙十哲第四位:唐卫国公李靖(左列)
这个李靖没有哪吒也没有托塔,所以大家不要误会。李靖这辈子为唐王朝也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他一人灭掉的国家就有4个以上,这还不算他在唐朝初年时期的南征北战。当然,如果只有这些那他也坐不上10哲的位子,所以还得看后面的《李靖六军镜》等兵书秘籍,因为这些才是李靖的最高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一直怀疑李靖的忠诚,因此晚年的李靖从来不关自家的大门,从外向内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武庙十哲第五位:唐英国公李绩(左列)
李绩(勣,ji)就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公(原形,本名徐世绩),但他的故事那可比徐茂公要经彩的多,毕竟徐茂公在小说里只是一个军师,而李绩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将军。李绩早年确实是李密的部下,但李密兵败后就果断的投靠了唐朝,而且是忠心不二的那种。李绩与李靖一样都是灭了四个国家的猛人,而且他相比李靖也要幸运的多,因为他是李世民的托孤大臣,因此在唐高宗初期也是备受信赖。
李绩一生出将入相开疆拓土,既能为皇帝守护疆域(镇守边疆十余年)也能为皇帝提供支持(为高宗反对长孙无忌提供帮助)。当然,如果只有这些的话李绩也坐不上这10哲的位子,所以李绩还得拿出自己的另一个绝活——医学。
李绩曾参与编写《唐本草》这本历史上第一个由官方颁布的要典(世界上最早的),也曾独自撰写了一卷《脉经》,但可惜的是因为唐王室的无能而遗失在战火当中。
对了,前文忘了补充两点,白起与韩信也都是有兵法和著作传世的。武安君白起的“兵法”只有17个字
释赵养民,以诸侯之变,抚其恐惧,伐其骄慢,诛灭无道,以令诸侯,天下可定
而韩信就比较厉害了,他曾和张良等人整理过历代兵书,而且自己也有三篇《韩信兵法》传世。所以说,要进入武庙10哲当中,只有武而没有文,也是不行滴。
文章最后,因为篇幅原因所以这期的武庙十哲我们只说左列的五位(10哲按左右划分),至于右列的五位就等到下一篇再说。本文仅代表昊童个人看法,如有不对还请指出,谢谢。
历年今日:1455年2月23日,《圣经》第一次被活字印刷术印刷完成;1893年2月23日,柴油发动机被申请专利(这次的很尴尬,没有我们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