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微博有人描述克勤郡王福彭的时候过得很惨,经常要找皇帝求赏银子,而且他儿子庆恒他们挖的坑更大,借了大量银子,还了几代人,到光绪朝还在还。也许有人会诧异,王府那不是优异生活那么多俸禄,王庄,牧场,甚至当铺等,还过得这么惨?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王府的通常开支有哪些?
从解密的恭王府档案和醇王府档案可以大致总结开支如下:
一、王府内各级、各类官员的薪俸;按照清朝制度,亲王以下的皇族府邸内的人员编制,是按其爵位大小而各有不同。以亲王的规定编制来说,一般是:长史一名,头等护卫六名,二等护卫六名,三等护卫八名,四五六品典仪各两名,牧长二名,典膳一名,管领四名,司库二名,司匠、司牧六名。以上共计38人。克勤郡王是郡王,比亲王配置要低,只有长史一名,外加一二三等侍卫十五名,五六品典仪各二名,其余类似,总计也有31人。另外还有大量护军、领催、马甲:
雍正二年,更定王府守卫之制,统一了标准。亲王护军、领催定为40名,马甲160名,共钱粮200份;郡王护军、领催定为30名,马甲120名,共钱粮150份;
这些还只是有“编制”的上层人员,每年的开销不斐。光王府长史,年俸和养廉银就要6130两,外加130斛米。
二、低等级人员的菜钱;菜钱总体是不多的,一般也是按王府各支主人花销走,那时候王府多数都是四代人。比如一个太福晋下,可能用同一组妈妈女子17名,一日的开销大约50吊文钱。王府子孙众多的,可能多达400多名底层人员,比如恭王府曾经就在光绪二十四年有403名。但是,像克勤郡王府,人丁不算太多,预计七成也有280余名,按光绪三十二年汇率,50吊钱大约兑5两银子,这样折算一年克勤郡王府也要接近3万两开销。
三、府外各SE人等送礼看望的赏钱,宫中赠送的贵重礼物、购买进贡礼品、定制物品、送亲贵荷包银匣;这是不确定的,有人就送,也有送多送少,按恭王府、醇王府两府开销一年也上万两,克勤郡王虽然是“铁帽子王”但也属于地位不算太靠前的,一年按3000两算。
四、王府主人们的花销。主任们开销,主要是请师傅,还有出行等需要。比如主人出行坐轿子,跟着府主人出门的随行人员都有盘费收入,每人每次300文,出远门的还有饭钱,每人每次1吊钱。当然,清代贵族是马背民族,所以很多人会选择骑马出行,没有轿夫钱,随行人员盘缠也少点,但是养马开支也不少。几乎每个王府都有牧场,养马也需要开销,克勤郡王府从第一代岳托开始就是战将出身,对马尤其热爱,牧场非常大。
根据《归绥道志》记载,雍正二年到乾隆三十七年,克勤郡王府光招民开垦的牧场就有423.33顷。
从每月马圈领马口分看,就是领取养马的草料钱,就达300多两白银。当年福彭一次捐了500批给朝廷,不知道是不是养不起了。
五、王庄、牧场的开垦,王府及其他固定资产等修缮房屋或更换设施等。单就王府和庄园来讲,克勤郡王府不算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年实际落户北京的第一代郡王罗科铎有个弟弟叫诺尼,封了贝勒,立了个克勤郡王东府,分走不少家产,整个海城的王庄都给了诺尼府,有4416亩之多,嘉庆年间铁岭1800余亩、广宁264亩的庄园又分给了王府其他支系,至此郡王本府只剩了承德县的1438亩。
……
最后,郡王的收入又有哪些呢?
一、年俸。这部分是固定的,按制度,郡王年俸禄5000两,禄米5000斛。看看上面那些开支,大概只能支持一个月开销。
二、王庄。主要是粮庄,克勤郡王府不到2000亩,亩产算1000斤,一年两季,每季撑死1000斤,全产米,也就4百万斤,150斤/石,按照当下米价算得到。一年收入也不会超过3万两。
康熙后期,据曹寅于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初一日所奏折:“江宁上白米价一两二、三钱”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米(石)2.6-2.75两清仁宗嘉庆时米(石)丰年2两,歉年3两。“上白米”价格稍贵,而一...
除了粮庄,当然其他地也很多。早期老王爷门的跑马圈地之外,还有随府封地,还有一些投充地,投充雍正年抓得很,之后就少一些。当然还包括场地与山地,这部分大都是搞成了牧场,上文说了王府基本养马,这部分其实如果不开垦,支出还大于收入。
三、蓝甲。上文提及王府除了有“编制”要发工资的人员,当然也有按规制给补贴,这部分包括佐领,包衣等,主要用途是赡养族人。郡王大概也会分到五十副蓝甲,也接近2000两白银补贴,还有大量的米,折算下来差不多4000两。
所以,这些算下来算是王府主要收入,大概不到4万两。(克勤郡王府目前没有看到有“当铺”等商铺资产,有些公主府邸都有)。
要合计上述开销,那就不忍直视了。下图是恭王府开销,大约5万2千两白银,克勤郡王府按前面算大约开销也有接近5万两,但毕竟是郡王,按七成算,也有4万两。而收入又不到4万两,所以其实每年都有亏空。
再具体地说福彭为何惨?他老爹纳尔苏还打死下人罚俸、削爵了。这样又少了个5000两的年俸收入,所以一年下来亏空就超过5000余两了。难怪人家草办彩礼都要找皇帝借个1万两花花,这不是装的,是真穷!历代克勤郡王都不是理财高手,福彭之后的庆恒,更是个坑货...窟窿越来越大,越借越多,子子孙孙都在还债,还到了光绪朝,最后的王爷都去拉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