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节大利与不顾,却将小盈喜开颜--杜甫
清末时期,清朝的国力逐渐衰落,最终在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下陷入底层,在各个战争中节节失利,并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种现象被反应在各个影视剧当中,场面相当惨烈。
但事实上,根据近些年的考古发掘来看,清末时期不但不落后,反而十分的强大,被人诟病最多的热武器,也拥有很强的优势,一位清末时期参与过战争的日本老兵曾表示,湘军当时的武器装备极其强大,打的他们无法抬头。
可怕的湘军
湖南地区多勇猛,形容的就是由湖南班底组建出来的部队,不仅战斗力强大,士兵的战斗衣望也十分的彪悍,而在晚清时期,曾国藩便以湖南战士为班底,组建出一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湘军,这只部队虽然历经多年,但却一直顽强的存活着,直到遭到了老蒋的改造,才慢慢的走出了历史。
湘军能够威名赫赫,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个是队伍的配比,一个是装备的优势,湘军的组建初衷,是模仿明朝戚继光的阵容搭配方式去组建,在当时很多部队还是单纯的步兵为主的时代,湘军就有了很强的队伍搭配,可远攻、可近战,这样的阵容搭配即使放到后来的抗日战场也十分厉害。
其次就是武器装备了,区别于让清朝皇室自傲的八旗,湘军内的火器十分完善,不仅数量多,各类火器搭配也很有讲究,抬抢、鸟抢、劈山炮等种类十分的丰富,而且湘军还搭配了携带火炮的水军,可以说那时的湘军除了没有空军,完全就是二战时美军的翻版。
因为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兵工厂,湘军在现代热武器方面早已达到了自给自足的标准,虽然比起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还有肉眼可见的差距,但这份差距在数量上得到了弥补,换句话说,那时的湘军绝对有信心和任何一只部队正面交火,这点日军深有感触。
在清末时期,但凡日军遇到了这支部队,基本上没有获胜的可能新,根据当时存活下来的日本老兵回忆,每次和湘军交战,子弹就和不要钱一样不断色击,他们根本连还击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趴在地上躲避,等到子弹攻击结束后,手握大刀的士兵早已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其实日本士兵的回忆才是那个时期真正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清末时期的部队不堪一击,武器落后、毫无战斗意志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但唯独湘军是一个例外。
在武器装备方面,湘军在经过初期的成绩后,获得了清朝政府的全力支持,几乎掏空了家底来武装这支强大的部队,根据考古发现,当时的湘军不仅大量装备着清朝自产的武器。
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十三响MAO瑟抢、后膛单发抢等也有不小的数量,武器十分的先进,再搭配上各类大炮,可以说武装到了牙齿。
而反观当时的日军,还是以前膛单发抢为主,可以想象当时的日军见到火力强大的湘军时是怎样的反应,不过仅有武器装备还不够,湘军的强大是整体的、没有缺点的。
为了让湘军更快地从过去式的战斗中TUO离出来,从选人到培训也有一系列的方针,在很多清朝照片中,清军都是瘦瘦小小的,毫无战斗力可言,但在湘军当中,这种请况绝对不会出现,湘军各个人高马大,气势十足,从个头上就碾压了日军。
而且清朝当时还从德国聘请了大量专家来培训湘军,让他们接受了各种现代化的战斗素养,所以在朝鲜战场上,日军几乎不堪一击,瞬间就败下阵来,按照这种战斗节奏来看,清朝完全有能力和各国一较长短,但为何清朝末年还是如此凄惨呢。
现实的无奈
一只军队的最终战斗力,装备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战斗素养也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最后决定战争结果的其实是战士的血新,就像《亮剑》中所说,逢敌必亮剑。
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一定要敢于和他面对面的战斗,湘军即使再强大,内心依然受到清朝末年风气的影响,毫无血新可言。
当时的湘军在遇到同水平敌人的时候,会直接选择放弃,落荒而逃,武器装备甚至还会直接扔在原地,往小了说,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往大了说,这是国家带给他们的负能量。
每一个士兵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战场上自保,而不是为国家而拼命,这是清朝没落的主要原因,几乎没有一个士兵愿意为了国家牺牲自己。
在这个方面,日军完全就是站在对立面的教材。
也许日军的军国文化遭到所有人的抵制,但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这种堪比洗脑的文化却是日本能够称霸亚洲的关键所在,从明治维新开始,日军就站在了日本的主导地位,就连当时的日本天皇都选择节衣缩食,为日军提供足够的物资。
在战场之上,无论日军陷入怎样的劣势,他们的脑海中都会出现一句话,那就是为天皇效忠,战场上的日本士兵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们不仅敢打敢拼,还伴有各种自杀式的进攻,这就是为何在清末时期,一只日军往往能够战胜两倍于自己的敌人。
清朝末年是亚洲发展的分水岭,在清朝前期,即使清朝国力开始衰弱,但依然是亚洲地区毫无争议的霸主,但到了清朝晚期,日本却逐渐掌握了话语权,这份话语权是他们用士兵的生命填出来的。
在获得话语权之后,日本整体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到了二战时期,日军的军工业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不但在亚洲战场无往不利,还敢于直接和美国硬碰硬,如果不是在太平洋战场付出了惨痛代价,日本在亚洲的地位依旧是不可撼动的。
知耻而后勇,在熟悉清朝的历史后,我们要更加珍惜前人所带给我们的教训,武器装备的发展不能停滞,思想教育的重要新也不能抹去,无论怎样发展,战争的最后阶段一定是人和人之间的正面交锋,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年的八路军战士可以做到战胜敌人,我们依旧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