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为什么东迁呢?是因为当时周朝都城的镐京被西戎给搞得没法住了。可是西戎一直跟在后边不停地烧扰,一路跟着东进。其中有一支部落居然跑到了现今河北省东部,在那里的山区扎了根,称为山戎部落。
在齐桓公称霸之时,山戎部落也是人丁兴旺,到达了一个鼎盛时期。发展得快了自然也会带来别的问题,比如粮食就不够吃了,这可是头等大事。山戎没办法,只能想别的辙。其实也没有什么“解题思路”,抢去呗!
山戎的装备确实与齐国不是一个档次一般这种事都是“吃大户”,山戎睁开都给饿绿了的双眼,望望四周,天苍苍,野茫茫,只有燕国在一旁!
燕国不管是在春秋还是战国,存在感都很低。地处北京西南郊外,我猜大概是房山、门头沟那一带吧。因为地处偏远,国力不济,只要别人不“揍他”,小日子能过下去,就没什么追求了。可是你没追求,架不住命运给你一记“回旋踢”。
燕国人躲在自己的城墙里舒舒服服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一觉醒来,“山里的穷亲戚”已经到了城外。当时的城墙根本就是拿土坯浇在一起的,那会儿也烧不出砖来,能把土搀上稻草浇在一起已经不赖了。
要是有火器估计一炮就能把城墙给轰塌了,可是山戎啥都没有,那就没脾气了。唯有城门是用木头做的,山戎别找了推车点上火要把城门给烧塌了,可是城墙上边的浇下一桶水就把火给熄了。山戎又开动脑筋了,把稻草浇上油,我估计是动物油,那会儿也没汽油,上面一浇水,这火星子飘着往上来。
山戎面对这种战车,只能逃命燕国人民一看这次要是不拼命,估计自己的这条老命就要交代了。整座城的人民都来到城墙上,玩了命地往下边扔东西,但凡是能对人造成物理伤害的家伙什是全招呼上了。
山戎撞了好几天大门,也没撞开。还浪费了好多“猪油”。好在周边也搜刮得差不多了,口粮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于是一声吆呼,凯旋而归。
当时是燕庄公主政。看着城外的断垣残壁,他想到了“盟主”齐桓公。齐桓公自打做了“盟主”,天天也没什么事干,正愁自己这一身“腱子肉”没用武之地,就接到了燕国的求援“木板子”。
齐桓公纵横捭阖,是个“大人物”于是乎,齐桓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亲自率领三百乘战车,刷刷地向北挺进千里,这一刻,齐桓公就是那“进击的巨人”。
山戎的老窝不在现今北京的郊区,而是在现今秦皇岛西边迁安一带。这边地处平原,特别适合齐国的战车。春秋时代的战车也是包上了青铜,冶金不过关,还没有铁,更别提钢了。坐在战车上的士兵也是武装到牙齿,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春秋坦克”。
山戎的装备也不过关,能有把长矛就念阿弥陀佛了。被“坦克”这么一冲,彻底被揍了一个七零八落,大败而回。但是山戎也是人,还是活人,活人就不能让尿憋死。他们也想出一招来,派人一路“招惹”着“装甲部队”,把齐兵引到了一片荒漠。
这张图很过瘾,战场很惨烈的样子这下该齐桓公“喝风”了,连出来的道都找不到了。最后还是管仲找到了一个办法,找了几匹老马,让它们自己走,居然还就走出来了。您听说过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吧,就是从这来的。这老马是怎么找到出路的,我现在也没搞明白科学原理。但是这几匹老马不仅把齐兵带出“绝境”,居然还找到了山戎的老窝。齐桓公这下可解了气了,对山戎痛下杀手,一顿胖揍。
经过一番血战,齐兵占据五百里的土地,可是这些地跟齐国并不接壤,齐桓公就来了把“流氓假仗义”都给了燕国。这燕庄公对齐桓公那叫一个感机涕零,齐桓公回家时燕庄公一路送,一路谢,一不留神送出了燕国国界。
这是山戎人的发祥地,窝窝头山,估计真是缺粮食估计齐桓公也是机动了。他对燕庄公说咱们古制两国君主送别,就到国界,今天你都送到齐国境内,显得您屈尊,这多出的五十里土地全都送给你,就当是你送到国界了。燕庄公不要,齐桓公一定要给,最后拗不过,燕庄公只得手下。这个地方被取名“燕留”,在现今河北省沧州。
我只能说齐桓公还真有一个霸主的样子吧。而且他也确实起到了霸主的作用了。作为春秋初期实力最强的诸侯,他维护了中原地区的稳定,保护了一些弱小诸侯的生存空间。
他做了一个霸主应该做的,不愧是春秋五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