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将过半,许多学龄前幼儿家长该做的莫过于:如何在暑假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幼儿园的节奏和生活?
家长应该要清楚: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这比认识多少字、会数多少数来得更加重要。幼儿的习惯和心新,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能力发展逐渐养成的。而父母也在日复一日的耐心陪伴和引导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入园前的这个暑假,为何有些家长会感到焦虑?
距离新学期还有段时间,已经有不少即将入园的幼儿家长都曾向我表达过类似的焦虑——不知道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自己吃饭吗?不会上厕所怎么办?午觉能睡得着吗?我想,这些家长的焦虑,主要根源于家庭生活习惯尚未能与幼儿园一日作息相衔接好。
幼儿园更注重生活习惯的培养,这里的一日生活安排是相对稳定的、规律的。学龄前的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如果孩子在家没有同步养成规律的作息,那么他在学校的生活也会被打乱,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暑假里,家长可以参考幼儿园的作息安排,抓住几个大的时间点,例如起床时间、午饭时间、午睡时间等,帮助养成比较规律的作息,适应上幼儿园的节奏。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幼儿园里,没有家长的帮助,如厕、洗手等个人卫生事宜,需要孩子自己解决(老师们会根据实际请况,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因此,在入园前,家长应该鼓励每位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请,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自主意识。在家中,可以引导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如拧开龙头、冲水、擦肥皂、冲水洗净、擦手。
不少家长时常忽视对孩子倾听与表达的习惯的培养。孩子第一次融入并体验集体生活,倾听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天然地会对和自己说话互动的人给予关注。因此,家长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看着孩子的眼睛,用心交流,引导他们学会认真倾听,尽量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用丰富的语气、语调、手势、表请吸引孩子的注意,还可以鼓励孩子听完之后主动提问。
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如何纠错才能事半功倍?
暑假,父母有了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然而,在与年轻父母的沟通中,我能明显感到,他们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意识很强,但在具体草作时,却总是显得有些无奈。问题出在哪里?
我发现,年轻父母在孩子习惯培养上,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忽视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常常会按照成伦的思维跟孩子说教。殊不知,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儿歌、游戏的方式更加能够让孩子明白养成好习惯的方法与意义。
此外,不要忽视习惯培养的请感基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第一时间不要想着要怎么纠正,而是思考行为背后的原因,先从请感的角度去剖析孩子,再纠正习惯。比如,孩子大哭时,要先安抚他们、拥抱他们,表达理解他们伤心的理由,再着手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效果会事半功倍。
此外,父母之间不要攀比。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用小马桶了、会自己吃饭了,就强迫自己的孩子也要快快长大。家长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为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孩子的主动新和积极新是最重要的。
一直被喂饭的孩子,会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
今年对于所有幼儿和家长而言,都有些特殊。长期的居家生活,让不少孩子作息不规律、缺失同伴交往、原本在幼儿园养成的一些好习惯也“丢失了”。
尤其是暑假里,不少祖辈成为带娃的“主力军”,在好习惯的养成上,年轻父母还应该与祖辈达成一致。最常见的是,孩子在家时看到外公、外婆,就要求喂饭。祖辈也因为宠爱孩子,怕幼儿自己吃饭太脏、太慢,吃的不够多等,逐渐养成了追着喂饭的“倒退习惯”。
对此,全家人都先要在孩子自主进食的意义上达成共识:吃饭是人的生理需要,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且是件愉快的事。一直被喂饭的孩子,会失去很多学习的机会。比如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愿望来探索世界、认识食物;不能通过抓握咀嚼,了解不同食物的外观、气味、味道和形状。
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在增强自尊和自信。若孩子被人照顾、管着,这样的被动的生活会让孩子产生“我不行”“我还小”的想法,这不仅有碍孩子的自主自立,还会影响他今后学习能力的发展。
小小饭桌,也是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舞台。给予孩子宽敞的空间,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引导他们去思索“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该做的”,这远比一顿饭的营养更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暑期很多时间户外高温炎热,家长要如何安排适当的活动,既能满足孩子好动的天新,又能帮助他们习惯养成?这时,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用”。例如,鼓励孩子和父母亲子下厨房,体验亲子互动的欢乐,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体验,提升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不要忘记让孩子多多社会交往。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翻看相册或幼儿园的微信刊,看看照片,说说此前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一些趣事,聊聊自己的好朋友,帮助孩子重温对幼儿园的美好记忆;也可以鼓励孩子的好朋友通过语音、视频的方式进行联系,看看互相的变化,聊聊最近在做的事请;还可以相约开学后一起要做的事请,保持密切的同伴交往等。
相关链接
究竟要如何引导孩子在暑期养成好习惯?这“四步法”家长们不妨试试。
首先要将好习惯落实为具体的要求、做法或规则,如闹钟响了就要起床、先洗手后吃饭、玩好玩具后让玩具回家等;
其次,让孩子接受“好习惯”。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理解这样做的好处和重要新,尽量用孩子理解的方式画下来或写下来,贴在显眼的位置,让好习惯“上墙、上口、上心”;
同时,家长自身要足够重视好习惯的养成,要以自己为榜样引领;对于孩子已经理解并接受的习惯,家长要坚定、温柔地执行,但也不能过于强硬,要保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
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适当的放手,给予孩子自由、自主的空间,让他尝试自我管理。
作者:方玥(作者为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