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听了俞敏洪的一则演讲,其中有一段话印象很深刻,大概意思是说知道自己有可能不如其他同学,但自己有决心锲而不舍、绝不放弃努力。同学五年能办成的事,自己有信心十年办成。如果十年不成,就花二十年,以此类推。如果无论如何都办不成,那就放平心态,活好自己,活得更健康长寿,争取把大家都送走后,自己再慢慢走。
你说,要是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理念,还会罹患心理疾病吗?
不
过,我想大部分成年人,也没这样开阔的心胸,平静淡然的境界,允许臣服的心态,随遇而安的智慧,又何况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呢?
有一句话说,想要人生变得更悲惨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和别人比较。
是啊,如果地球上只存在一个人的话,想来孤独会替换掉很多很多因攀比心、虚荣心带来的伤害。原本就算人来人往,太多的人依然活得很是孤独。
所以,可以选择不和别人比。作为心理疾病孩子的家长,可以率先做出这样勇敢的选择。听到亲友同事的孩子考上了名校、找到了好工作、找到了很好的人生伴侣......你可以不失落、不嫉妒、不愤怒吗?
从前我下班的路上,看到那些青春洋溢、元气满满、穿着校服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内心会很受触动,有伤感,也有愤怒、委屈,“悲从中来”,各种复杂的请绪涌上心头,一时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到家后甚至对在家躺平、摆烂的女儿,控制不住地冷暴力,或者直接破口大骂。
仅仅因为别的孩子在上学,而自己孩子无法上学,这样还算小的落差,家长都无法承受。何况其他更大的差距呢?
所以,在心理疾病面前,家长和孩子一样,也要承受各种压力和痛苦。是在痛苦中重生,还是在痛苦中灭亡?在于家长和孩子的一念之间,在于自己的选择。
而选择不和别人比较,家长不和别的家长比,孩子也不和别的孩子比,只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好一点点,明天又比今天好一点点,这样一直在向好的路上,只要方向正确,慢慢地好也是可以的。毕竟积沙成塔、积水成渊。
自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