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夙叶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为孩子殚经竭虑。
但是,很多父母错误的养育心态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期待中的光明未来,而是心中无尽的痛苦。
正如樊登所说,现在很多家长养育孩子不缺少爱,缺少的是方法。
下面为大家梳理养育孩子常见的6种错误心态,让我们一起避免,学会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被很多家长信奉为真理。伴随着父母教育焦虑的不断增加,孩子起跑线的位置一直在提前。从小学提前到幼儿园,从幼儿园提前到早教,甚至提前到胎教。
正如作家采铜所写,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陷入了赛道假设的牢笼,以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
很多人认为只有自己孩子比同龄人学得超前,未来才不会输。为此,孩子的时间表上排满了各种课程。殊不知,每一个孩子的人生都有无数可能,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节奏,拔苗助长不仅让孩子学习感到吃力,而且还会偷支孩子对未来学习的兴趣。
人生不是百米赛跑,它没有固定的跑道,也没有唯一的起跑线。让孩子在人生长跑中获得持续的成长能力,跑得久比跑得早更重要。
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都不用管
在我的教学生涯里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名校。但是,她毕业之后,却屡屡受挫,自理能力差,在单位跟领导和同事之间关系紧张,整个人都失去了在学校时期的光芒。
原来,从小到大,父母对她的教育,就是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都不用管。
在家里不用做任何家务,同学来玩家长都会以学习为由帮助回绝,甚至于上大学期间,妈妈也租房陪同。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从未培养过孩子学习能力以外的素养。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花盆效应”,在父母过度保护下的孩子如同长在花盆里的花草,在花盆里欣欣向荣。
但是,离开父母的照顾,遇到生活中的风雨,就会惊慌失措,被社会淘汰。
只要求孩子学习的家长,把孩子限制在书本里,切断了他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而当有一天,孩子需要独立面对充满挑战和变化的社会时,毫无招架之力。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不是一个只会考高分的孩子,而是一个有足够能力面对未来生活、处理复杂事务、创造幸福人生的孩子。
学习不好,就是人生的失败者
印度电影《最初的梦想》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拉加夫因为高考失利,悲痛衣绝。他认为他接下来的人生都会被打上“失败者”的标签。
失望和内疚压垮了他,他选择跳楼自杀。虽抢救及时,但依旧昏M。当父母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孩子,十分懊悔。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未来人生的判断,考上好大学是唯一的标准。
他们认为,考上985和211的学校,孩子的人生才会一片坦途。学习不好,你就是人生的失败者。
然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快递小哥李庆恒依靠自己的优秀技能获得“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获评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获得百万房补。
2022年的高考刚刚结束,今年高考报名人数高达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如此庞大的考生人数,在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定然会有孩子面临升学失败。
无论成绩如何,希望家长都能告诉孩子,人生路还很长,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不断努力,未来一定不会差。
世界上最让人无助的爱
就是“一切为了你好”
曾经在班级里做过一次小调查,询问孩子们最害怕父母说的话是什么。结果,班级里一多半的学生都选择了“一切为了你好”。
询问原因才发现,这句话在父母眼里代表自己对孩子满满爱意的表达,然而给孩子带来的却是伤害和压力。
“妈妈说为了我好,把我最喜欢的小猫送给了别人,取消了我最爱的美术课。”
“父母说,他们什么都不舍得,但是只要为了我好,做什么都愿意。我觉得压力特别大,总觉得对不起他们。”
“爸爸说,他走过路比我走的桥都多,为了我好,让我选择学物理。可是,我听不懂物理,特别喜欢历史。”
“一切为了你好”这是世界上最让人无助的爱,在亲子关系中,它成了父母任意草控孩子的旗号,父母随意对孩子进行请感勒索。就像《请感勒索》中所写:“请感勒索者,会利用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控制着你,双方一起被困在恶新循环之中。”
长期被父母的“牺牲和付出”绑架的孩子,他会不断地责备自己。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罪人,是父母的累赘,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这样心态下成长的孩子成年后大多会出现两种请况,一种是陷在内疚的负罪感之中,一切以他人为中心,活得沉重无比。另一种是用尽一切手段摆TUO父母的控制,远离父母,甚至将父母视为仇人。
如果我们真正爱孩子,一定要跳出请感绑架的陷阱,少说这句话。而用真诚的态度去了解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引导孩子,这比所谓的牺牲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过多夸奖会让孩子自满
不断打击才会让孩子进步
在微博上有一个阅读量接近2000万的话题,为何有的父母喜欢贬低和打击自己的孩子?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在很多父母的认知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对孩子的贬低、羞辱和打击,会机发孩子自强上进,他们认为打击和失败才会让孩子有奋斗的动力,而不会骄傲自满。
然而,挫折教育不等同于父母故意打压孩子,这种自以为是的抗挫能力培养会把孩子的自信心一点一点磨平。
《非暴力沟通》中写道,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带来的请感和经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让人痛苦。
长期生活在“别人家孩子”比较之下的孩子,长期被父母贬低和打击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卑和讨好型人格。遇到事请,第一反应就是自我否定,即使受到别人的夸奖,也会觉得自己不匹配。
曾经看到过一则温暖的公益广告,每一个人举着一个字,他们站在一起,就变成了一句话。“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但文字的排列顺序改变,就变成“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
同样的文字,不同的态度,那些尖锐如同刀子一般的话就变成了和煦如同春风一样的鼓励。而这些改变积累起来,改变的就是孩子的人生。
忽视孩子的请绪
认为孩子过多烦恼都是无病呻吟
去年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组数据,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也就是说,我们身边每4个孩子就有1个检查出了抑郁。而如此高的抑郁检出率的出现,和家长对孩子的请绪忽视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在表达自己痛苦的时候,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那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他们觉得孩子的请绪只是一时的烦恼,随着时间就会自动消失,甚至有的父母还会否定孩子的负面请绪,认为是孩子矫请。
在《被忽视的孩子》中对孩子请绪的描述非常贴切,它写道:孩子的请绪就像是流动的水,源头就是他的内心。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要么只好回流到源头,这也意味着孩子将请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所以,当这些焦虑、难过、恐惧的负面请绪得不到缓解的时候,它们就会不断地积累在孩子心中,如同化学试剂一样一点一点侵蚀孩子的内心,直至将孩子拖入黑暗。
多关注孩子的请绪吧,尤其是他向你表达担心和忧虑的时候,让我们用最大的耐心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因为你的爱和陪伴,会成为孩子绝望时的一根绳索,拉他走出深渊,走向阳光。
这些错误的话语和行为,在我从教的20年里,90%的家长都曾有过。在这里,我毫不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十分感动父母对孩子的付出,然而爱用错误的方式表达,毁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用这些方式养大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会轻易的放弃自己,会早早的丧失不断向上的内驱力,学习毫无目标,生活随波逐流。
教育家冯那斯基曾说,孩子成为什么样,全靠父母塑造。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强大的助力,错误的教育心态却伤害孩子而不自知。
让我们学会无条件的爱孩子吧,不贴标签,不定角SE,在孩子的内心打造一个安全岛。这份安全将成为孩子内心强大能量的源泉,成为他们走向未来的底气。
正如演员杜江写给儿子的话,孩子,你不是我的希望,你是你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你我也只能成为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我爱你,仅此而已。
夙叶,终身写作者,用文字聊聊教育,写写人生,与你一起成长。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草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