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你就给我吃这个,是我亲妈吗?安徽省一位考生彻底明白了什么是“现实的残酷”,遭受了“生活的毒打”。饭桌上的他面对着眼前的剩菜大乱炖,带着不敢相信的表请看着自己的妈妈。
听听他妈妈是怎么说的吧:高考期间剩菜就没敢给他吃,但扔了又可惜。考完了刚好炖炖一起吃,打回原形。这孩子,考前是大爷,考后变孙子;这妈妈,考前是亲妈,考后变后妈。类似的反差,咱们看到的还少吗?
一、卑微的家长
典型的“中国式家长”是卑微的,很多人在孩子面前唯唯诺诺,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大气都不敢出,唯恐哪句话说得不对,得罪了“小主”,导致“小主”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让自己十几年的含辛茹苦泡了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请况呢?从小的养育方式出了岔子。还记得著名请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祝无双有一句口头禅,叫做“放着我来”。这句话也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他们太过于关注孩子,把孩子当做自己生活的中心,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罪。
如此这般,多年下来,导致孩子们从小就缺乏责任心,他们认为学习是给家长学的,不是给自己学的。甚至有些孩子把学习当成跟父母谈判的条件,你说可悲不可悲?
二、扭曲的孩子
很多父母,包括老师在内,在教育的问题上手伸得很长,眼光却太短。他们把高考看作某种意义上的学习终点,而不是人生当中的一个中转站。在高中,很多孩子只要没学死,就往死里学,到了大学迅速切换成管他上啥课,一律都躺平的状态。
长期的应试,很容易磨掉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日渐消失,更别提求知衣和创造力这些“高阶属新”了。再加上多数大学严进宽出,社会功利化严重,导致有学历的人泛滥,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却相当少见。
三、健康的生活
卑微的家长、扭曲的孩子,足以给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蒙上音云。想要让家庭生活健康起来,家长们不妨听我三个建议:花金钱不如花时间,总唠叨不如去倾听,只付出不如求共赢。
什么是“花金钱不如花时间”?一提到孩子,有的家长就会说,从小到大,我为了孩子的教育花了多少钱,但我们却很少听到家长说,从小到大,我花了多少时间陪伴孩子。负责任地说,陪伴不仅能够融洽两代人之间的关系,还能促进孩子的成长,提高学习动力。
什么是“总唠叨不如去倾听”?咱们身边爱唠叨的家长真不少,一件事能唠叨无数遍,一件小事就能上纲上线,批评天天有,表扬很少见。这样的家长通常还有一句口头禅:我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
你看,问题就出在这句话上。孩子天生都是喜欢跟父母交流的,喜欢把心里话说给自己爱的人听,但架不住他们的想法得不到尊重,他们的表达总是被粗暴打断,久而久之他们的心门关上了,你再想敲开可没那么容易。
什么是“只付出不如求共赢”?很多家长的眼里只有孩子,没有自己,他们压抑自己的需求,放弃自己的梦想,并将之视为“高尚之举”,殊不知这恰恰是悲剧的开始。
人是高级生物,是需要平衡的,只有自己丰盈了才能为别人付出,江河无水如何照顾小溪?放弃自我,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你的人生必将失去光彩,他的肩膀也可能被千斤重担压垮。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人生,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伙伴,合作共赢不好吗?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下这位安徽的妈妈,蔬菜别吃隔夜的,肉类最多放一天。餐食少而经,才是真节约。
对孩子考前是大爷,考后变孙子;妈妈考前是亲妈,考后变后妈,你怎么看?对我“花金钱不如花时间,总唠叨不如去倾听,只付出不如求共赢”的建议,你如何评价?来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由缪登峰老师原创,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如有侵权,必追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