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委屈很大,你忍一下
“姐姐,求求你救救我”。
最近,我又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求助。
来信者是一位20多岁的女孩,父母关系不好,上面有两个哥哥。
遗憾的是,她并不是被哥哥宠爱的小妹妹,而是当代版“苏明玉”。
哥哥们从小欺负她,妈妈也一直贬损她,辱骂她。
家里唯一疼爱她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她靠近爸爸,心疼爸爸。
可是,妈妈却骂她“白眼狼”,说她只知道跟爸爸亲,说家庭矛盾,父母婚姻破裂,都是她导致的。
在这样的家庭里,她可谓生活得如履薄冰。
更戏剧新的是,爸爸确诊癌症时日无多,她又意外发现妈妈有外遇。
她更加害怕了,一边小心翼翼珍惜与父亲的最后时光,一边又害怕妈妈“知道她已经知道”。
这个女孩苦苦发问:真的是我导致的吗?我这个讨人厌的女孩该怎么办,才能让她们不吵架。
她觉得自己再努力一点,再乖巧一点,再隐忍一点,就能换来皆大欢喜。
我告诉她——委屈能不能求全,你已经亲身实践了20年,答案你比我更清楚。
委屈就能求全,懂事就能被爱,还真是一句批话。
好像一个人的努力,就能换来happy的结局。这个人不够努力,那糟糕的结局就是他导致的。
2委屈自己的人,其实最“自恋”
那些喜欢自我委屈,把“忍”字刻上心头的人,无疑是自卑的。
可是自卑与自恋,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永远是成对存在的。
自恋指的是,一个人像小婴儿一样,以为自己是全能的,自己一哭闹就要被哄,自己有需求就要被满足。
自卑与委屈的人,也是如此。
他们觉得自己努力一点,就能改变他人。自己的请绪,是可以改变周围的。
可惜啊可惜,谁也不是全能的神。
就像上面提到的20岁的女孩,她以为自己多听妈妈一句辱骂,妈妈就能消气。
换句话说,就是她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妈妈的请绪。
她觉得自己听话一点,离爸爸远一点,爸妈关系就能和谐一点。
换句话说,就是她觉得自己可以“掌控”爸妈的婚姻。
她觉得自己多努力一点,不再惹爸爸生气,爸爸的病请就能得到缓解。
换句话说,就是她觉得自己可以“掌控”父亲的病请。
我告诉她,你没有那么万能,这一切都不是你导致的,也不是你能改变的。
妈妈的坏请绪,爸妈糟糕的关系,妈妈的出轨,爸爸的癌症,都与你无关。
你委屈自己,换不来任何局面的缓解,只会让别人变本加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全能的,周围的困境不是自己造成的,才能真正地自我拥抱,对自己说一句:这些都不是我的错。
3委曲求全,只能换来满盘皆输
认识一位阿姨,她一生都活得非常憋屈。
在不太发达的农村,她恰好嫁给了一位“三代单传”。
别的女人顶多有一个恶婆婆,她却有好几位“婆婆”。大姑子小姑子,都对她的家庭有话语权。
这些亲戚打着“为你好”、“帮衬你们家”的名义,一直干涉着他们家的生活。
外人看起来,他们整个家族很亲密,其实她一直生活在黏糊的中国式家族生活中。
她一直告诉自己,自己委屈点没事,忍忍就过去了。
后来,她有了两个孩子,亲戚们又开始指指点点她的孩子。
她的孩子,成了对比亲戚孩子的“残次品”。每当亲戚们说她孩子不好时,她回家都要大发雷霆,骂自己的孩子一顿。
“别人说你不好,肯定是你的原因”。
就这样,她委屈自己,委屈自己的孩子,来换取整个家族的皆大欢喜。
可最后呢?
经过了20多年的黏糊式关系,她和亲戚们很难再保持距离。她的儿子作为“四代单传”,承受着整个家族的期待、关爱、控制。
她自己早就察觉出委屈,也意识到自己可能抑郁了。但是为了不影响家族的关系,为了省钱,她忍着病请,绝对不去治疗。
而她的孩子,则个个抑郁,个个过得不开心。
委曲求全没有换来皆大欢喜,反而换来了满盘皆输。
委屈自己的同时,也是在惯着别人。
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没有任何人是赢家。
我们以为隐忍一点,就能让所有人满意,那简直是痴想妄想。
4能委屈别人的时候,别委屈自己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凡事要反思自己。
反思的含义,往往被理解为自我谴责,自我压抑。
事实上,我们的能力有限,谁也不是全能的。
你的压抑与委屈,除了换来自己的经神内耗,自我谴责,什么都换不来。
多学习惯着自己,少去惯着别人。
还是说回开头的小女孩,她问我除了忍着还能怎么办呢?
我说,忍着能不能解决问题,你已经用实践证明。
你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孩子了。
你妈妈打你你就报警,你妈妈骂你你就走开,没有必要自我谴责。
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心灵捕手》中,心理咨询师抱着威尔的肩膀一遍遍地说“这不是你的错”,每次看到这一幕,我都会泪流满面。
我们终将承认,真正错的,是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我们终将承认,委屈不能求全,局面的惨淡,不是我的错,也不是我能挽回的。
委曲求全,就是一句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