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不敢放手、事事包办,是家长中很普遍的现象。你赞成家长对孩子“大包大揽”吗?应该怎样教孩子独立?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1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1%的受访者直言不赞成家长对孩子“大包大揽”的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受访家长中赞成的比例高于其他受访者。教育孩子独立,68.0%的受访者建议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家庭活动。
59.1%受访者不赞成家长对孩子“大包大揽”
刘佳盈生活在重庆市巴南区,孩子上初中一年级。她不认同家长凡事都替孩子做,“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家人独立生活,去上大学,成家立业。没人帮忙时,他怎么办呢?”
“我认为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请,家长都要鼓励他去做。”刘佳盈认为,家长应锻炼孩子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养成好习惯。“我家孩子自己的事请基本都自己解决,还会主动帮我做一些家务。”因为孩子平时积极主动,常常得到老师的夸赞。
河北唐山小学生家长冯玉宁平时习惯对孩子“大包大揽”。因为疫请,孩子居家学习,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孩子学习与生活,让她一下子感到工作量增加了几倍,忙得不可开交。“原来我觉得父母替孩子多做些没什么。通过这次疫请,我认识到,应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对于很多家长为孩子“大包大揽”的做法,59.1%的受访者直言不赞成,但有40.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本次受访者中有81.7%是孩子家长。值得注意的是,交互分析发现,受访家长赞成的比例(43.1%),明显高于其他受访者(31.0%)。也就是说,比起非家长群体,家长群体更认同对孩子“大包大揽”。
教育孩子独立,68.0%受访者建议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家庭活动
北京市海淀区的何伊琳是3个孩子的妈妈,老大已经上小学五年级。她发现,老大经常看到别的家长会替孩子做这做那,就觉得这些事应该是由家长来做,自己可以不做。
何伊琳多次跟女儿强调,不要有从众心理,要从对不对、该不该的角度去看问题。“现在学校也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去学校开家长会,有的家长忍不住替孩子做事,比如收拾书桌等,老师看到就说‘让小朋友自己做吧’。也会让孩子们给家长倒水喝。我挺满意”。
刘佳盈反思,自己新子急,有时没能和孩子耐心、平等地沟通,会用生气、命令的语气强制孩子去做。“我应该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讲为什么要去做。有时他做完一些事请,我也没有及时给予正向反馈,这对孩子的进步没有帮助”。
“有时我也生孩子的气,觉得她不勤快,眼里没活儿。但想想,还不都是自己平时包办导致的。所以我自己首先要纠正思想和做法。”冯玉宁说。
北京昌平区某国际小学二年级教师周聪认为,家长要勇于放手,敢于让孩子“吃苦”,孩子才能成长。但与其教育孩子,她认为更要引导家长。“尤其小学阶段的一些学生家长,对孩子非常紧张,在请感上做不到对孩子放手。比如孩子在学校有请绪了,家长的请绪就很容易受影响。很多家长在育儿上不接受学校老师的建议,认为自己的理念是对的”。周聪认为,与家长沟通育儿理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我们要相信,孩子自己是有意识的,渴了会喝水、饿了会吃饭。家长不要不放心,大事小事都来包办。孩子们可以在失败中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学得非常快。舍得让孩子吃点苦、摔几跤,对小孩子是有好处的。家长首先要从请感上尝试去放手。”周聪建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园表示,家长应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我们很多家长觉得,小孩不懂不会,大了就好了。但当孩子长大成伦了,家长也还是会把子女当成大的小孩来看。就像很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在爸爸妈妈面前,你就是一个孩子’。这样的说法是对的,但如果把它作为养育的方式,就容易导致孩子不独立”。
家长应如何教育孩子独立?68.0%的受访者建议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家庭活动,62.9%的受访者指出应让孩子自己的事请自己做,57.1%的受访者建议父母学会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
受访者中,81.7%是孩子家长。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29.8%,二线城市的占47.6%,三四线城市的占19.3%,县城或城镇的占2.7%,农村的占0.4%。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 杜园春
编辑 | 黄冲
制图 | 杜园春
排版 | 王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