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一个人打开格局的最佳方式。
李湘在养育女儿这方面,就绝不含糊。
看看她女儿王诗龄的天价生活费清单,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支出来源于“度假”。从小到大,王诗龄在微博上打卡最多的地方,不是商场,也不是游乐园,是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以及博物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浸Y在博物馆和展览的氛围中,ta将会拥有更广泛的包容心,更高格局的全球观,同时对事物也会有更细致的观察能力。
然而,疫请当下,家长想带孩子游历江山已是困难重重。而在读书方面,孩子们自己受限于目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短期内要产生兴趣并保持习惯,还是有些难度的。
五一假期很快就要到来了,这届“网课一代”,有什么方法可以补上见识世面的缺口呢?
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七部宝藏纪录片。通过生动的影像,这些纪录片不动声SE地把人文、历史、地理、自然、艺术等学科知识,介绍给孩子们。
01 《故宫100》
这部纪录片适合5岁以上的小朋友观看,每集6分钟,既不伤眼睛,内容又非常吸引人。
它从故宫的各种物件出发,管中窥豹,向孩子们展示了M人的紫禁城历史。
就拿介绍太和宫门前的石狮子来说吧,纪录片里是这样介绍的:
“它们的头和身体是圆形,底座是方形,体现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地理认识。”“它们头上有45个发髻,呼应皇帝九五之尊的称谓。”
既从视觉上描述了物件的形状,又引申出了它在当时的文化意味、地理认知等等。坦白说,带着孩子去现场踩点,我们和导游都未必能讲得这么细致。
梁思成先生说,“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会产生它自己的建筑,就像故宫是集中国文化之大成者。”
这么经典的选片,五一假期可以带着孩子刷起来了!
02 《你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馆》
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万余件。往年,只要有幸踏上这片土地,家长一定会带着孩子打卡这个地点。
不过,我们在实地见到的藏品,只占到馆藏品的1%。那剩下的那些藏品,都去哪了呢?
这部NHK和大英博物馆官方联合出品,就带我们揭秘更多不为人知的经品,带着我们去窥探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和日本更深入的历史真相。
可以毫不谦虚的说,看这样的纪录片,孩子假后跟同学分享的资本也有了!
03 《卢浮宫的珍宝》
如果说大英博物馆的彩蛋纪录片,是通过神秘的藏品来机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那么同样身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卢浮宫,则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给孩子的心灵播下种子。
在这个片子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世界艺术三宝《蒙娜丽莎》、《维纳斯》和《胜利女神》,还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希腊、罗马、埃及和东方的远古遗物。
曾经有人说:“假如每件展品只看6秒,要把卢浮宫的馆藏品全部看完也要花上三个月的时间。”
事实上,我们花了门票钱,去现场欣赏也难以完成卢浮宫经典馆藏的6秒欣赏。在《卢浮宫的珍宝》中,巴黎轮敦大学的研究院院长亲自为我们做导游,跟观众讲述了珍藏宝物背后的故事。
如果以后有幸能够实地参观,有了这番小小的预习,我们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小专家的。
04 《梵帝冈博物馆》
梵帝冈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0人。这个小城国却拥有足以媲美轮敦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的国家博物馆。
其中的藏品,是多个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会收集、积累的成果。
文艺复兴留下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雅典学院》等等,都是游客们的争相打卡的艺术品。
现在,我们也可以在梵帝冈博物馆馆长Antonio Paolucci教授的带领下,一睹这些经典作品的真实面貌啦。
另外,有一些博物馆在官方网站也可以找到云参观的入口。一边陪娃看纪录片,一边沉浸式旅游,我们也可以实现足不出户游天下啦。
除了博物馆类的纪录片值得孩子观看,还有一些知识类的纪录片,也可以启蒙孩子对科学、美学等的兴趣。
05 《美丽化学》
孩子在初中阶段就会开始接触化学这一学科。很多老师都会告诉家长,化学这门学科的加入,正是孩子成绩发生变化的关键阶段。
想要未雨绸缪,提前培养孩子兴趣的家长,不妨带孩子看一看这部纪录片。
在这里,枯燥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反应公式,以极具冲击力的艺术形态展现。
不少观众在弹幕中留下评论:“如果早点看,我的化学成绩也许就不会那么差了。”
这部纪录片在B站上就可以免费观看,感兴趣的家长五一可以带孩子一起,感受一下美丽的化学反应。
06 《数学的故事》
提到数学,可能很多家长自己头都大了。有这样一部纪录片,它从埃及的金字塔开始,一直讲到北京的天坛、印度的市场以及牛津剑桥。通过讲述数学的发展史,让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应用中重新理解数学的意义。
记得这部纪录片中一个经典举例是这么说的:
皇帝后宫妃嫔众多,要如何才能雨露均沾呢?这里的数学应用是排列组合,一下子就把平时无聊的理论知识讲的引人入胜。
枯燥的刷题会戕害孩子的学习动力,或许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好玩,会是一个更好的办法。
07 《啊,设计》
这部片子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5,4岁以上的小朋友就可以看懂了。
它把物理、人体工程学、美学的知识,用观察的形式讲出来,每一集都让人“上头”。最关键的是,《啊,设计》在娓娓道来的同时,还会引导孩子们自主思考。
比如讲到酱油瓶为什么有气孔的时候,分别演示了手指堵住和放开气孔的状态,引导孩子们一步步接触“压强”这个概念。
接着,节目又让观众们继续观察,提出为什么瓶子要有“腰身”的问题。
通过类比可乐和人的叉腰动作,简单地带到了“人体工程学”的知识:
这样的腰身设计,更适合人们抓握。
这个节目算是干货满满,而且涉及的知识一环扣一环,看起来非常过瘾。
这些经彩的纪录片,是不是够孩子们看上一段时间了呢?
实际上教育并不是填鸭灌输的过程,有意识地机发孩子的内驱力更为重要。在假期观看的过程中,家长如果能够跟孩子一起观看,共同交流分享,也会锻炼到孩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