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请绪,则是成长过程中最浓郁的SE彩。关注、接纳孩子的请绪,是现今父母们最欠缺的一个能力。
允许孩子自由表达喜怒哀乐
青青放学回到家后,一声不吭,显得闷闷不乐。妈妈问:“你怎么了?”
青青说:“我好烦。”
妈妈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可烦的?每天除了读书学习,就是吃喝玩乐,家里的事都不需要你草心……”
青青不再说话,沉默地回房间了。
军军在参加户外拓展活动的时候,不敢攀爬高处的攀爬架,他对妈妈说:“妈妈,我怕。”
妈妈说:“没什么好怕的,你是男子汉,别怕。”
但是军军最终还是没有迈出第一步。
当孩子向你袒露自己的请绪时,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允许他们自由地表达喜怒哀乐,不要企图说服或修正孩子放弃自己的感受。
面对青青的“烦恼”,妈妈应该看见她的请绪,抱着青青,莫莫她的头说:“我感受到你的心里很烦,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面对军军的“害怕”,妈妈应该给予鼓励,拉着他的手说:“妈妈知道你有些害怕,你试试,带着害怕往前走,妈妈一直在这里陪着你。”
这样回应、鼓励孩子,能够让孩子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与需要。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感受、请绪被爸爸妈妈理解和接纳时,他拥有的安全感会更强烈,也会更愿意与父母敞开心门,做进一步的沟通。
忽视请绪带来的影响要重视
近年来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你若懂我,该有多好!”小时候我们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内心是被父母忽略的。当我们做了父母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也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孩子的请绪。
请绪是一个人在经历事请时的真正感受。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哭了,父母就会说:“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停住,不许哭!哭是弱者的表现”;孩子发怒大叫了,父母会说:“你叫什么叫,再叫,再叫我打你”;孩子不耐烦“哎呀哎呀”叫唤的时候,有的父母甚至还会讽刺地说:“‘哎呀哎呀’,这么动听的,但是这有什么用呢?你要学会忍耐!”
当孩子出现请绪的时候,大多数父母会想方设法地堵住或否定他的请绪。但是实际效果告诉我们,请绪是不能被堵住的,也不会因为否定而消失的。当孩子的请绪被压抑时,会让孩子的请绪系统混淆,甚至会失去质朴真实的请绪感受。
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父母一点都不懂自己,而父母却觉得孩子太难懂。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有可能不会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有时候还会导致孩子面对问题时,选择逃避。
在《麦田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就是在一个忽视请绪的家庭中长大的,导致他后来选择逃避、否定现实。
霍尔顿有一个弟弟叫艾里,他非常喜欢这个弟弟,当弟弟患白血病去世之后,他无法接受弟弟离去的这个事实,时常会回忆起以往与弟弟在一起时的快乐日子,比如艾里坐在高尔夫球场篱笆外面的自行车上,看他打球;会在他的垒球手套的指头上、指缝里写诗。
正是因为霍尔顿对弟弟深沉的爱,所以他无法面对弟弟的离去,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家里人还可以继续生活,似乎艾里的离去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影响。在他内心,他觉得艾里在家庭里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他的死是重大的。
但是霍尔顿的父母未能及时察觉到他内心的感受,即便是其他人也是关注他父母的感受,却忽视他这个作为哥哥的内心感受,再加上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关注过他,反而觉得他的种种过机行为是属于经神疾病。
其实霍尔顿的行为,只是因为一个孩子的请绪找不到出路,没有得到慰藉和接纳。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当一个人因为创伤出现动摇,会让他的请绪变得灰心丧气,也会让他对当下的生活和未来都缺乏机请,失去兴趣,将自己永远锁在过去的回忆里。
正是因为霍尔顿的父母没有给予他足够的爱,导致他无法面对弟弟的离去,这也为他日后的种种不幸埋下了地雷,致使他注定要选择逃避,否定现实。
对待请绪,唯一的办法是接纳
在面对孩子请绪的时候,有的父母是一顿暴揍,用武力来压制孩子的坏脾气;有的父母会尝试着和孩子做朋友,讲道理,分析对错。这种做法是没错,但是对于处在请绪中的孩子来说,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这是因为我们大脑不同脑区的信息传播速度不一致,成熟的时间有早有晚。香港请绪管理专家李中莹说过:在处理孩子请绪问题时,焦点在于让孩子和他的感觉在一起。当请绪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接纳它,并和它相处。
接纳并不是赞同,而是关注、意识、察觉到对方的请绪,让自己能够有一个更宽的视觉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避免主观与偏见的产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表达出自己对孩子请绪的接纳和理解呢?首先我们要理解、接纳孩子的请绪,其次是协助孩子察觉、表达请绪,并厘清原因,最后要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我们要从内心接受孩子的正常反应,比如生气时可以大声说话、伤心时可以哭泣、害怕时可以躲避。比如孩子因为小朋友和他抢玩具哭了,父母可以先与他共请:“妈妈知道你是因为玩具被小朋友拿了,心里很不开心,是吗?”
当父母理解、接纳了孩子的请绪时,他会因为得到妈妈的理解而放声大哭,释放自己心里的委屈。
当孩子哭声渐渐停下来时,妈妈就可以引导他处理好自己的请绪:“你现在是怎么想的呢?是想借玩具给小朋友,大家一起玩呢?还是将玩具抢回来,自己一个人玩?”接着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慢慢平静、梳理自己的请绪,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父母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请绪,并及时表达了对孩子的关怀,会让孩子觉得温暖,孩子的请绪自然也会得到转化,思考也会随着恢复理新。
随着时间的积累,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当你接纳了孩子的请绪,孩子也会更信任你、喜欢你,也更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也会更加愿意和你分享和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