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试试你的耳朵。”
可以想见,在这和杨苡先生幼时完全不一样的时空中,杨苡先生也依然保持着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在这间小屋里,这个小播放机曾多少次播放过老人爱听的那些古典音乐。
杨苡先生家招待客人的午饭,是保姆小陈拿手的炸酱面。屋内空间不够不是问题,客人或坐或站,端着碗自己找地方便是。客厅站不下,在卧室里吃面的人也有。小陈端着托盘在两间房里穿梭,一碗面,几碟黄瓜丝和配酱,每人依自己的口味随意加减。吃过杨家的炸酱面的人都说,在杨苡先生家,有一种极为宽松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得这两间小小的屋子可以容下从一百岁到一岁的所有年龄段的人进进出出。
疫请的三年间,我们再不敢去南京。心中虽充满了对老人的思念和牵挂,却只能将这牵挂埋在心底,一是老人年事已高,频频打扰老人的休息,不胜惶恐,二是唯恐我们路上带了病毒去。其间听说老人感染,忙去电打听,听说日渐好转,稍松了一口气,只盼着疫请快些结束早日去探望老人,却不承想,2023年1月27日,突然传来老人的噩耗。
怎么会?老太太身体虽然多次染恙,但每次她都能扛过去。总觉得,这一次她也会一样,顺利地出院,带点得意地笑着说:
“这一次的战斗,我又胜利了。”
心里还抱着一丝丝微弱的希望——怕不是乌龙消息吧?随即,噩耗证实。眼泪瞬间泉涌。
杨苡先生给朋友们写圣诞小贺卡,贺卡上印的是可爱的卡通。在贺卡上,她称我们为“小友”。
杨苡先生的“小友”究竟有多少啊?这一百年,以她对人间的热爱、宽容和慈悲,有多少人曾被她亲切地称为“小友”?又有多少人曾围在她身边叫她“太太”,得到过她的丝丝温暖照拂?杨苡先生曾微笑着听过多少小友的故事?又曾或得意或不平地向多少小友诉说过她的故事?
惫懒愚钝如我,不愿放下拙笔一支,写下这些,是杨苡先生那温和的鼓励一直在心头。这样的鼓励,她也曾多少次在自己这一生遭遇挫折时对自己说过,也曾多少次告给那些不可胜数的“小友”。带着这样的鼓励,我们将铭记着杨苡先生以及她面对人生的态度,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