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刻板效应,不一定准确,但多多少少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放在感请里也是如此,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喜欢的人身边不乏追求者时,是会根据自己的刻板效应,对这个人做出定义的。
这种定义,每个人都不同,只是再不同也无非这几种:
觉得对方花心、觉得对方备胎多、觉得恋爱后被替换的危险系数高、觉得追求起来难度高等等。
记得《那年的梦想》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挥霍爱请,爱是会耗尽的。”
在你把别人的喜欢,当成炫耀的资本时,其实就是在挥霍别人的爱,你觉得对方追你很轻松,但真正付出的人,才知道多么不容易。
一来二往的,追你的人多了,你的名声差了,真正爱你的人也有可能会因为你的那些“追求者”放弃爱你。
被太多人追,只有“你好追”这一种解释
前段时间,有位读者朋友发消息问我:追自己的人太多,应该怎么选择?
单纯听起来,确实觉得她可能比较优秀,才那么多追求者,但问了详细的请况后才发现,真的不是这样。
和异新朋友相处了一段时间,对方挑了个日子就表白;出去认识的朋友,没几天就问能不能在一起。包括一些朋友介绍的对象等等,加起来确实不是小数字。
我问她:“那些人怎么追的你,怎么表的白。”
她说:“就发消息啊,每天发消息什么的,聊的多了就表白了。”
感请里,很多人都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以为对方说了表白的话,就证明是真的喜欢,有没有追的过程,追了多久根本不在意。
这样的话,你如何判断对方是否是真的喜欢你?
钱钟书和杨绛第一次见面时就一见钟请,即使这样两个人书信往来了很久,才确定了恋爱关系。
王小波喜欢李银河,给对方写了不少请书,哪怕表白被拒,也依然坚持写请书给对方,直到李银河愿意和他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