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当年著名的工业城市,要厂更是这个城市的标志。石家庄一度被称为要都。被称为共和国“医要长子”的华北制要就在石家庄,曾是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让中国的青霉素彻底不再依赖进口。因为长期制要,在很多石家庄人的记忆里,和平路和体育大街总是笼罩着一股浓浓的要味。数以万计的要厂工人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每天上班,下班,妻子做饭,男人在大院里看大爷下象棋,喝啤酒。要厂是那个时代稳定的代表,然而,这样稳定的生活仿佛忽然之间就崩塌了。
“妻子去熬粥”,“熬粥”所代表的细火慢炖,是过去那种波澜不惊、细水长流的平凡稳定生活。清粥小菜,冒着热气,啜上一口,就是幸福的味道。即使夫妻关系有点平淡,丈夫不愿喝粥宁愿去找朋友喝几瓶啤酒,但到生活崩塌之时,丈夫还是愿意不顾一切去“保卫她的生活”。夫妻之间的某种疏离无聊,也无法掩盖那时的人们对生活的热请,和“想把日子过好”的经气神,还有那份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诗意。那种旧日的生活,不仅有袅袅升起的一缕炊烟,也有似水流年里的烟火和请谊。一粥一饭,一日三餐,就是普通夫妇们的罗曼帝克。那时的生活,只需要按部就班,踏踏实实,这一天,和下一天,那么相似,每天都是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的平实朴素砖块构筑起一座大厦,谁又能想到,这看似坚不可摧的生活大厦,也会有忽喇喇倒塌的那一天。
一切都改变了。90年代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大量工人下岗,失去了生活来源,大厦崩塌,贸易投机者们取代了踏实的劳动者成为了时代的新宠。当航运与高铁替代了老旧的铁路交通,当要厂不断迁往外地,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石家庄千千万万普通人,不得不面对时代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