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世界并不是平的,我们的城市就像一座金字塔,从上层到低层,呈现着不同的人。金字塔尖的人可能有30多套房,20多个身份证,10多本护照,因为有众多的选择而无所担忧。金字塔底的人,被微薄的收入困于生活的牢狱之中,无从选择,穷忙一生,也打不穿现实的铜墙铁壁。而金字塔中最庞大的一部分——中间部分,则处于最尴尬的位置:不知道到底是自己选择生活,还是被生活所选择。这种生存场景,正如郝景芳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所表现的,同一个城市,昼夜之间有三个世界交替折叠,轮流苏醒。人们被阶级与出身分隔其间,在同一个舞台上演出无穷循环的城市戏剧。三个空间所拥有的环境、资源、生活模式完全不一样。
放眼整个世界体系,也是由美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世界、第四世界等不同层级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这是一个压迫式、掠夺式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一个国家的富裕或文明,主要取决于它在这一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即建立在对下一层世界或下下一层世界的剥夺的基础上。在这个结构中处于底层的国家,无论其“走向世界”的愿望多么强烈,被“世界”接受的只能是廉价商品,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份为全世界,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工。而塔尖世界之所以显得“文明”,则主要来自它们在政治、经济上的强势,以及对话语媒介、话语规则和话语权的垄断。
社会形态是一个金字塔。资源肯定是有限的,之所以产生差距,肯定是资源集中了。无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过度地向少数人集中。权力,金钱,名望,自由度,都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连构成整个市场的商品也是呈金字塔结构排列的,在最底层的当然是满足功能新的商品,例如食品和服装,再往上就是百货类,而在塔尖的消费品,多少都要跟经神和态度挂钩,由此也注定了其小众的属新实属必然。有些极其个新化的、高不可及、稀奇古怪甚至难以理解的商品,本来就不是为了大多数人设计的,根本不需要成为流行商品,因为只为塔尖之人设计。世界从来都不是平的,而且现在比过去所有时代更崎岖,落差更大。因为信息化时代来临,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生物地球,更是一个数字地球。算法驱动的数字地球的逐渐成形,使得世界变得更加扁平和浓缩,这是一个波动率更大、两极分化更严峻的生存空间。
在生存体系的金字塔中,我们不孤独是因为有一些人跟我们一样;我们会孤独,因为有些人跟我们不一样,并且彼此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