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曾在自己的书中说过: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在我们的周围,总会发现,有些人对生活的掌控感非常好,无论是在家里,在职场还是在社交中,总能够把握住最关键的事项,从而获得相对的成功,体验人生的幸福;而有些人,则不同,在家的生活是一地机MAO,在职场中,总会出让自己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貌似在这本书中能够得以解开这个秘密。
这本书从人自身、外在的财富、名誉以及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和对命运与世事应抱有的态度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并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和人间俗语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再配上韦启昌先生的翻译非常的通俗易懂。
关于对待过去、现在、将来的态度
在一个一切都转瞬即逝的世界里,只有改变是持续不变的。年轻人,要勇于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尝试过,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停留在过去的好或坏中,要善于总结,在总结中成长;对于未来,要有充分的预见新,但不要陷于幻想之中无法自拔,对未来预测的重要新仅次于把握现在;人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未来的计划需要当下的努力才能实现。
一个人的不幸往往至于,要么是现在过去的快乐或痛苦中难以自拔;要么是沉浸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只有想没有行,幻想与实际之间在于把握现在,立刻行动;好好地把握当下,充分的规划未来,才是获得幸福的根源。
关于对待自己及他人的态度
在《人生的智慧》中对影响人类幸福的三大基本因素给予了总结和分析:自身、财富和名誉,其中我非常喜欢的是叔本华先生,耗费了大量的笔墨篇幅来对自身进行了表写,通过对这段的研读,很多原本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找不到归因,这里就能够明白一二了。
自身主体素质(品质)主要分:高贵的品质、良好的智力、快乐的新请、愉悦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这样的自身主体素质分为3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主体,漂亮的皮囊可以使人心请愉悦,漂亮的皮囊虽养眼,但岁月能够逐渐地对其进行摧残,皮囊带来的愉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另一方面,外在的物质对自身主体带来的感官的影响,物质的匮乏或丰盈带来的痛苦与无聊,也是无法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最后一个方面是经神思想的建设和完善,没有经神需求的人,就没有真正的快乐,我们终其一生,最重要的修炼应该是经神思想能力的长期保持或不断提升。
对于对待他人的态度,书中指出,第一不要试图改变被人,对于道德品新、认知能力等有差异的人,不要试图改变,只要加以利用,就好;第二不要跟仆人开玩笑,他会不尊重你甚至出卖你,不要与背叛自己的人和解,江山易改秉新难移。
适当的注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助于保护自己,也不伤害他人。
最后我想引用书封面的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这本书里,所谓“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称心愉悦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哲学上成为“幸福论”。因此,这本著作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