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通讯录里的朋友就很多,再加上生活中的七事八事,以至于有些朋友一年半载也顾不上联系。
去冬的一天傍晚,外面寒风凛冽,我只能静静地坐在女儿家的客厅里打发时光,闲暇而无聊中,不由得又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故乡故人。于是,随手打开了微信里的通讯录,逐一翻看。当看到小张的头像时,忽然觉得和小张可能有一年多没联系了!立刻,我从其他朋友转发的链接里挑了一个,转发给了小张。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小张的回复,不由得心生疑虑。
小张是我在县二中任教时认识的。1978年刚刚恢复高考,春节后一开学,我们学校就来了几个擦班生,其中一个是小张。小张是别的中学的往届毕业生,毕业后在家里无所事事。为了有个好的出路,遵父命来到我校复习备考。由于我和他父亲认识,他和我的交往也就比较多,他经常光顾我的房间,和我海阔天空地侃。学习,也算用心,但够不上刻苦。生活中,他不像应届生那样循规蹈矩,有点儿吊儿郎当。新格上属于那种不太喜欢安静爱说爱笑爱闹爱玩的年轻人。来校不久,他就和所有的老师都混得很熟,和班上的同学打得火热。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他在和同学们的打闹中把脚崴了,走路一拐一拐的,可就是这样,还要拉着我和他一起打乒乓球。那年高考,他没有走得了。不久,大学招教辅人员,他终于远走高飞到省城了。临走时,他向我道别,眼里还噙着泪水。虽然一起相处的时间只有半年多,但我对小张的印象很不错,他是个淘气活波而又心地善良的男孩。我在他的眼里,应该是亦师亦兄,我和他也就成了忘年交。刚有了微信,我们就在微信上“你来我往”了。
在随后的岁月里,我曾见过他几次,他变得文雅而稳重,这可能是大学的环境熏陶的结果吧。
今年仲春回老家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小张的妹妹。寒暄几句之后,我关切地问起了他的哥哥,不料,她的眼睛里立刻涌出了泪水,低声地说了一:“他走了。”我顿时愕然无语,手足无措,我没有勇气再询问“走了”的原因,更不愿让她打开尘封不久的伤痛!
那天,回到家里,我再次打开微信的通讯录,久久地看着小张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