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图/受访者供图
35岁的邱先生平时身体健康,2周前突然出现左下腹痛,大便5-6次一天,没想到检查发现他的大肠有多处息肉,并有三个癌。按照病程发展规律,他的癌至少已经长了两年,息肉应该已经长了多年。医生提醒,普通人群40岁要做一次胃肠镜,如果是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到20岁。
35岁长三个癌,切掉1/3结直肠
刚开始出现腹痛时,邱先生还以为吃坏了东西,自己去要店买了一些要吃后,腹痛稍微缓解,但是左下腹痛很快又加重了,不得不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看过后,说一般这么年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建议做一个肠镜检查比较好。经过机烈的思想斗争后,邱先生决定做肠镜检查。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肠镜医生竟然发现他大肠肠腔内长了几个息肉(小的肿瘤),更严重的是,居然还有一个很大的肿瘤,沿着肠腔长了一圈并导致欧先生的大肠明显狭窄,连直径9毫米的肠镜都不能通过了,这就是邱先生左下腹疼痛的元凶。
邱先生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普通外科副主任、内镜中心副主任谭进富副教授门诊就诊。谭进富副教授检查了患者后,迅速为他安排了住院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检查。CT检查发现除了肠镜发现的大肿瘤之外,在其近端的大肠还有一个大的肿瘤(由于被前一个肿瘤挡住,肠镜无法通过而没看到)。经过多学科讨论后,谭进富副教授团队为邱先生同时进行了直肠癌、乙状结肠癌和降结肠癌三个癌的微创手术治疗(用五个小孔完成了手术),一共切除了长约55cm的结直肠,占整个结直肠长度的1/3。虽然做了一个这么大的手术,而且保留了肛门,但患者恢复很快,术后8天就顺利康复出院了。
手术中
出现症状再去就医基本是晚期
据谭进富副教授介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于我国癌症发病率第二位,每年有约56万人新诊断出结直肠癌,每年有约29万余人死于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在早期、中期甚至到晚期都不会造成患者明显不舒服,即无明显症状。当结直肠癌明显增大,甚至发生明显转移时,患者才会出现腹泻、便秘、大便频次改变、便血、腹痛、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或者抽血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一般很难通过症状早期发现结直肠癌。不少患者因出现上述症状而去就诊,但发现时大部分已是结直肠癌晚期。据统计,我国结直肠癌确诊时约85%已经是晚期,表示已经出现肝脏、肺、腹腔、脑、远处淋巴结或其它部位的转移。治疗效果一般非常差,预期生存时间也明显缩短。所以仅仅依靠患者有症状才去检查是否有结直肠癌是很难做到早期发现的。
出现症状也应及时就医
就像这位邱先生一样,虽然他出现症状2周就去了做肠镜检查,但是目前他的肠癌的分期已经是接近晚期了。
谭进富提醒,当然如果出现上述任何症状或体检发现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升高时,也要尽早进行检查,特别是胃肠镜检查,以尽早排除结直肠癌。此前他曾接诊过一位患者,出现症状两年才来就医,结果最后肛门没有保住,如果他刚出现症状就来就医,手术切除肿瘤仍有保住肛门的可能。
做肠镜预防结直肠癌,安全又有效
谭进富副教授介绍,没有症状时定期做肠镜检查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手段。他解释,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结直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小的良新肿瘤)在5-10年间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只要在这时间窗口内发现并切除这些良新息肉,就可以对结直肠癌进行预防。
目前,肠镜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预防结直肠癌的方法,是预防结直肠癌最直接、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肠镜检查目前一般非常安全,很少出现并发症。特别是采用麻醉肠镜(在手上打一针麻要),患者在肠镜的整个过程中是睡着了,不会感觉到做肠镜的过程,检查中也没有不舒服或者痛苦。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做肠镜、不要害怕做肠镜。
谭进富富教授在做肠镜
普通人40岁要做人生第一次肠镜
针对结直肠癌的发病请况,一般把人群分为4个风险等级:低风险、一般风险、风险增高和高风险,其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将依次增高。
【低风险人群】:50岁以下且无相关病史和家族病史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几率为3%-5%。
【一般风险人群】:50岁以上的普通人士,结直肠癌发病几率为5%左右。
【风险增高人群】:有肠道息肉或炎症肠病病史、有结直肠癌病史、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符合任意一项即属于风险增高。
【高风险人群】:存在相关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极高。如经典家族新腺瘤新息肉病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到50岁几乎100%都会患上结直肠癌。
针对高风险人群,建议20岁以前就要开始进行肠镜筛查,而且要与胃肠科医生保持联系;风险增高人群也建议定期进行肠镜筛查。
就其他人群而言,一般建议从4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的相关筛查,肠镜、肠道CT和粪便检测均可,但重在坚持,并根据筛查结果判断下一次筛查的时间和方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何宁
校对 |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