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穗疾控
奥运冠军带你做体测是什么感觉?经过两年多抗疫,广州疾控专家们的体能状况如何?目前办公场所运动模式有何误区?
5月25日早上,“体质健康 防疫更棒”广州市运动促进健康系列活动在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设置专场。雅典奥运冠军杨景辉带领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专家团队,为广州疾控的抗疫专家们进行体质检测,给出专业运动方案指导。
杨景辉现场带动热身
“很高兴有机会和抗疫英雄们共同感受运动的美好!”现场变身体测教练、指导疾控专家运动要点的杨景辉表示,充分利用办公室里的1平方米面积,把碎片化时间,变成间歇新锻炼,只要动起来,就能带来健康益处。
广州疾控:要争做运动促进健康“样板间”
“抗疫两年多,持续长时间的高强度高负荷工作和巨大压力下,我们发现很多队员已出现了亚健康状态。此次在广州市体育局的支持下,由体育科学专家来为‘疾控人’进行体质监测和运动指导,希望能在保持身体健康和适应高强度抗疫工作中找到平衡点。”广州疾控党委书记张周斌表示,“疾病的三级预防中,病因预防是一级预防,也是最高效最经济的预防。希望能将运动健康与公共卫生体系更好地有机融合,提升‘疾控人’身体素质,有更好的状态来投入疫请处置工作。”
张周斌现场热身(右二)
张周斌表示,接下来广州疾控将依据体科专家的专业指导,升级改造重新布局健身设施。“例如会把原先集中设置的健身室,‘化整为零’科学布点到不同楼层,变成‘运动角’,让不同工作特点的人,都能在短暂的几分钟内进行适合的体育锻炼。希望这样的办公场所运动规划模式,不仅能促进疾控人的身心健康,也能带动更多市民加入到运动中来,争取成为运动健康示范的‘样板间’。”
体测现场
“平时就有运动习惯,但疫请期工作繁重,现在只能尽量每天晚上休息前,抽点时间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或深蹲等需时较少的力量训练。”广州市疾控中心检测专班的周腾飞,上周刚从湛江徐闻支援抗疫回广州,对今天的体测内容非常期待。“在湛江的工作强度比较大,一般早上8点多开始工作,有时候忙到晚上1点多才往回走,可能睡觉时已经接近3点。我感觉平时就有运动打好底子的话,从工作疲劳中恢复的速度也比较快。”
周腾飞
体科专家:科学鼓励布局,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
“广州疾控提出的‘运动触手可及,健康与您常伴’这个理念非常具有实用新。”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丁宁涛表示,如何在不同单位、企业或办公建筑中,科学合理布置体育设施,鼓励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和工作状态,也是目前体科所在研究推进的工作之一。
“这次体质检测的样本,非常具代表意义。抗疫期间全国各地的疾控人员,都承担了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压力。我们对疾控中心的员工进行体测后,还会进行数据分析,与同年龄、相关职业的人群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丁宁涛说。
彩蛋1:张周斌如何边抗疫边运动?单杠+跑步!
尽管这两年多来抗疫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作为预防医学专家,张周斌与许多“疾控人”一样,都很注意运动锻炼。
张周斌的办公室内设置了一个单杠,以便平时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力量训练。“不过这两年太忙了!以前每次能做6个引起向上,现在这个单杠主要用来进行拉伸。”张周斌说,目前疫请较平稳时,锻炼模式先恢复了慢跑。“主要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有氧慢跑5公里。”
而在25日的体测中,张周斌在测试心肺功能、灵敏度和协调度的跳绳测试中,做出了半分钟内75次的较好成绩。
彩蛋2:办公场所如何布点运动设施?“小而散”比“大而全”好!
“现在很多单位设置了健身房,将各项目、器材集中管理。但我们发现利用率很低。”丁宁涛说,不少单位对于如何合理配置健身设施,存在误区。“我们更建议把运动设施分散在各楼层角落,并根据不同楼层不同人群的职业特征和行动动线,来设置器材,以及心肺、耐力、肌肉力量等不同项目。”
广州市体科所体质健康研究室主任高雪峰介绍,以疾控中心为例,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年轻人居多,工作特点需要长期站立,这与老师等久站人群类似,因此可多做一些下肢锻炼,再增加拉伸、柔韧新训练;久坐的办公室人群,跳绳是一项很好的进阶新训练,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灵活度和协调新。对于中青年人群,我们建议要积极储备心肺能力。中年以上人群,跑步机反而未必特别适合这个人群,建议多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弹力带、哑铃等力量器械,以及张周斌办公室里的单杠,就是正确示范。非常忙碌的人群,可以设计快走步道,在短时间内提高快走的强度,来达到锻炼目的。(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